《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必有歌头,《水调歌头》乃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调创始于隋唐间,《隋唐嘉话》载:“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隋大业元年八月,刚刚挖好的大运河上,一只浩大的船队徐徐而至。隋炀帝正站在船头欣赏着千里堤路和盛大的船队。 春风绿过江南,岸边,翰林学士虞世基出主意栽下的翠柳,早已青枝绿叶如同柳巷一般,清阴覆地,碧影参天,风过袅袅生凉,月上离离泻影。所乘坐的龙舟,由一千零八十个殿脚女用青丝绦绳牵引前进。众殿脚女从绿柳丛中行过,绛绍彩袖,翩翩跹跹。(殿脚女,牵挽龙舟的女子。) 殿脚女中有一个女子,生得十分俊俏,腰肢柔媚,体态风流,雪肤月貌,纯漆点瞳。隋炀帝偶然一见,为之大惊:“这女子娇柔秀丽,西子王嫱之美,如何杂在此间?古人云:秀色可餐。今此女岂不堪下酒耶!” 妃子袁宝儿在旁边凑趣说:“这女子果然与众不同,万岁赏鉴不差。”萧后也道:“陛下且不要忙,远望虽然有态,不知近面何如,何不宣他上船来看?” 炀帝遂叫内相去宣,顷刻宣到面前。炀帝起初远望,不过见她风流袅娜的态度,等走到面前,仔细端详,只见她画了一双长黛,就如新月一般,更觉明眸皓齿,黑白分明。一种芳香,直从骨髓中透出。炀帝看见,喜出望外,炀帝便问她:“你是何处人?叫甚名字?”那女子羞涩涩的答道:“贱妾乃宁陵人,姓吴,小字绛仙。”炀帝又问道:“今年十几岁了?”绛仙答道:“十七岁了。”炀帝道:“正在妙龄。”接着问道:“何人引荐与孤来做殿脚女,心中可否愿意?”听到此言,吴绛仙愁云上眉,顿时秋水降露,脸含忿色。双膝跪下:“万岁,民女不敢说啊。”炀帝诧异,说道:“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但说无妨,孤为你做主,赦你无罪。” 这一番话,引出了当时一件惊天的大案,只教世人传流至今。也就是历史上麻叔谋吃人事件 。 事情是这样的,负责开挖此次运河工程的总负责人叫做麻叔谋,当时职务叫做开河督护,乃是个心狠毒辣的贪官,他借开河征地之机,广挖古墓,比如张良墓啊、宋襄公墓啊,他见一个挖一个,发了很多横财,但他到达宁陵后却得病不能走了,也可能是心虚的原因吧,老是梦到挖过的古墓里的幽灵来找他讨债,那时候的人都很迷信,这一寻思,病情就更加严重了,卧床不起,满身疼痛难忍。隋炀帝派遣太医来给他看病,太医给他开的药方是用肥嫩羊加草药吃,不久就好了。从此后,麻叔谋怕犯病,便每天杀羊羔,加杏酪五味蒸熟,并取名为“合酥脔”。这一来,名声就传了出去,当地的官僚争着进贡给他献来羊羔。吃羊羔,对于荒淫的官僚自然算不了什么,但却偏偏引出了一段荒唐与残忍的故事。 宁陵下马村有个叫做叫陶榔儿的人,家中很有钱,兄弟五人十分凶悍,应该算得上地方一霸。说来也巧,挖河工程路线正好要经过他们家的祖坟。虽然他们横行乡里无人敢惹,但皇帝和官家他们是惹不起的。他们害怕坏了自家的风水,不肯搬离。于是想到了麻叔谋的这个嗜好,便寻思着做开了名堂。他认为,只是晋献羊羔还不足以买通麻叔谋,那谁都可以献啊。他挖空心思的想起,婴儿的肉比羊羔更细腻,更上口味,久吃还可以成瘾。所以,他就偷了一个四岁的男童,去掉头和脚,蒸熟后献给麻叔谋。按照书中所写,说是“咀嚼香美,迥异于羊羔”,麻叔谋“爱慕不已,召见榔儿”,别有用心的陶榔儿,故意装着醉酒,而告诉他真话:“刚吃的不是羊羔,而是婴儿,将军觉得口味如何啊?”生性残忍的麻叔谋并没有感到惊奇和害怕,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不但没有责备他,反倒赏赐给黄金十两,并嘱咐他多多献上这样的美味,把河道自然也就绕开了他家的墓地。而陶榔儿呢,以后也就源源不断地盗去婴儿供麻叔谋服用,从此,这里便经常有儿童失踪。 而麻叔谋第一个吃的孩子就是吴绛仙的小弟弟。吴绛仙父母查到线索后,找到陶榔儿去论理,可这老实厚道的民间乐师哪里是这些恶霸的对手啊,一言不合,就被打出门外。他们又去县里告状,可县官又怎敢惹钦差大人?他怕惹起麻叔谋的不快,便加个不守法度诬告乡绅钦差之罪,收监去做了苦役。陶榔儿还想强霸吴绛仙,她只好跑了出来,遇到了征殿脚女的官差,便糊里糊涂被抓了来,就这样做了炀帝龙船的殿脚女。 炀帝听完大怒,世界上竟有如此恶人恶事,这还了得,马上传旨中书令令狐达前去查实处理。后来果然如吴绛仙所诉。麻叔谋、陶榔儿危害乡里,众人告发,就与现在很多人一样,经炀帝亲笔御旨,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谴贼盗宝,擅易河道”四大罪将麻叔谋处以极刑,斩为三段。恶霸陶家五兄弟等受鞭刑死。而民间也留下了那首童谣“杨树叶,哗啦啦,小孩儿睡觉找妈妈。乖乖宝贝儿你睡吧,麻胡子来了我打他!” 炀帝本是千古风流皇帝,不但文才出众,对乐理更是深有研究。当听到吴绛仙说是民间乐师之女,愈加兴趣。命人取来秦筝,听吴绛仙弹奏一曲《汉宫秋月》,只见绛仙纤手拨弦,将个《汉宫秋月》弹弄的缠绵哀怨,如泣如诉,将汉宫幽女悲郁的愁绪表达的淋林尽致…… 一番演奏,将那风流才子皇帝听得如醉如痴,半晌说不出话来。乐曲完毕,他连声叫好,又说道:“孤家昨夜无眠,刚作一曲《水调》方欲传王令言演奏,却遇卿家,来,来,待孤稍微修改,与你奏演。”原来炀帝夜来激动,信手作一曲子,刚听到吴绛仙拨出那悲愤之音,深受启发,去修改曲子了。当时民间早有《水调子》曲子,但不规范,属于老百姓信口唱的小曲。由于激动,他将听到的《水调子》做一番改良,成一首大曲《水调歌》。 片刻,吴绛仙接过炀帝的曲谱,纤手十三弦,轻轻拨动,接着伴歌应声而起:“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此乃隋炀帝所作之《无题》诗。 许是对麻叔谋吃人的故事心有感触,一曲《水调歌》忧伤悲戚。据说,隋炀帝巡幸扬州,带去了许多乐师。其中,有一位名叫王令言的乐师,当他听到此曲,感觉凄哀之下没有回婉之音,去则无回,曰为不吉之声,预测隋炀帝肯定会死在江南。 (《乐苑》:“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制,曲成,奏之声韵怨切。王令言闻而谓其弟子曰:‘但有去声,而无回韵,帝不还矣。’后竟如其言。”) 我们熟悉的词牌《水调歌头》,便是截取《水调歌》之曲首部分“另倚新声”而成。 《水调歌头》作为词牌最早见于北宋苏舜钦,他号称苏学士,性格豪放张扬,自视很高,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后因政见不同,受排挤乃至遭诬陷,年纪不大罢居苏州,建了后来那个著名的沧浪亭,意取屈原《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7ceb021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