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漓江教案

时间:2022-07-31 03:27: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 游漓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 3能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录下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激发学生对漓江的喜爱之情,并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教学准备:

漓江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初识漓江

1、激趣导入:(PPT配乐播放图片)

师简介: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水上吧。 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全长437千米,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蜿蜒曲折。从桂林至阳朔一段,长83千米,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险滩、飞瀑、流泉。乘船游览其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故有里漓江,百里画廊之说。 孩子们,漓江美丽吗?是啊,简直是美不胜收!那今天我们就跟着林非先生好好地来欣赏欣赏漓江的奇山异水吧! 2、(PPT显示课题:游漓江)请读课题:游漓江

3、引导质疑: 从课题,你读到了什么呢?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PPT:(1)先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作好记号。

2)再默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本文重点写了漓江的山还是水?在有关的句子下画上横线,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认读生字,理解生词 1认读生字。PPT船舱 蜿蜒 妩媚 气魄 对峙 窥伺 伫立 扬蹄疾走 然相异、溯江而上 抵达 闻名遐迩 阳朔) A、“舱”和“迥”两个字是后鼻韵。

B、“船舱”的“舱”,“窥伺”的“伺”,“溯江”的“溯”是平舌音。 C、“对峙的“峙”,“伫立”的“伫”,“阳朔”的“朔”都是翘舌音。 2)理解生词。(PPT显示:蜿蜒 对峙 窥伺 溯江 迥然相异 闻名遐迩) A、对峙:相对而立(PPT图)。

B、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PPT:山脉、河流、道路等图)。



1




C、窥伺: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这个词一般都含有贬义色彩(PPT举例:旁晚,屠户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狼正在一棵大树后窥伺着他。) D、溯江:沿着江水逆流而上(PPT)。 E、迥然相异:相差很远(PPT)。

F、闻名遐迩:远近有名,形容名声很大(PPT)。 G、用“迥然相异”“闻名遐迩”分别造句。

【再读,和生字教上了朋友后让我们去解决···】

3、归纳回答刚才的问题:本文写了作者船游漓江看到的山水风光,但重点写的是漓江的山。所以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漓江的PPT)。

【因为有了水山才有了灵性,··船舱了都看到了怎样的漓江水··】 二、品读正文,同游漓江 1、找出句子品析漓江水的特点。

(!) PPT)“漓江确实是美,透过绿色的水波,能数得清江底的水藻和碎石。”(碧绿和清澈)(PPT)。 2PPT “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多美 意境,美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作者从水写到山,如此不露痕迹,过渡巧妙,浑然天成。) 【下面让我们随作者的视线一起去看看两岸 的小山峰···】 2、学习第2段,概括漓江两面岸山峰的特点。

【当作者看到漓江小山峰的第一印象···】惊讶,欣喜,喜爱

A、(PPT):像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一座座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地冒了出来。(直挺)。

B、(PPT):每一座小小的山,都像个硕大的盆景,也许少了点儿雄健的气魄,却蕴藏着许多的妩媚。(妩媚)。

C、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不仅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漓江山峰的特点,而且使文章语言也显得生动优美。)

D、【让我们带着作者初见漓江山峰的惊讶,欣喜,喜爱感受再来读一读】

D、【孩子们,作者这里写的山峰,具体指的哪座山峰?叫什么名字呢?嗯,是的,作者没有具体写哪座山峰,而是总写了漓江两岸山峰特点】PPT:总写)

3、长长的漓江水尤如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随着游船的前进,那连绵起伏、千姿百态的小山峰将画卷徐徐展开。作者具体给我们介绍了那几座小山峰“象鼻山”“斗鸡山”,“画山”) 4、赏析三座小山峰的特点。

细细地阅读课文3——5段,跟作者一同去欣赏漓江山峰的神奇美景,喜欢的句子勾出来,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象鼻山景点。

APPT一块长方形的岩石,在伸向江心时,中间像被谁挖去了整整齐齐的一大块,那剩在江水里的一根石柱,不正是大象的鼻子,插进漓江中尽情地吸水吗?(作者用贴切的联想,把静态的象鼻山完全写活了,写得富有了动感和灵性。) B、孩子们能把这奇特的画面画下来吗?动手画一画吧!



2




C 美读这段文字。 斗鸡山景点。

A PPT:这隔江对峙着的两座小山,都向两旁张开了岩壁,活脱脱像两只公鸡正拍打着翅膀。那微微侧向江面的两座峰顶,就像是紧紧窥伺着对方的鸡头,正使出自己的气力想啄过去。(“张开”“拍打”“窥伺”“啄”这几个准确生动的动词化静为动,把两座静态的山写活了。)

看,就要开战了让我们带着紧张的气氛再来读一读了】。 画山景点。

A PPT :只见对面一座长方形的山峦,平平整整的,分明是高悬在江上的一幅图画。(从“分明是”,体会作者对这座山的喜爱。) B、美读这段文字。

B、画上都画着些什么呢?(PPT: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默地伫立,有的悠闲地嚼草,有的在扬蹄疾走,还有的在昂首嘶鸣。)

据说:当年周恩来和朱德游览至此,周恩来慧眼识马,三分钟内一连看出了山上的这九匹姿态不一的骏马,而朱德最后只看出了七匹。在民间还有一首有趣的歌谣呢:“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孩子们,你们能看出几匹马呢?这些马都有些什么形态呢?除了马,你还可以把这些幻想成其它的吗?相信你们都有一双慧眼,请发挥想象,接着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一段话吧。

4、孩子们,如果我们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几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话,你会用什么呢?(独特神奇

5、前面我们学的《三峡之秋》一课,是按早晨——中午——下午——夜间的时间顺序来描写秋景的,那这一课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漓江山的呢?(本文根据作者游踪变化来写的,这种写景顺序叫:移步换景)(PPT)。 三、品读结尾 质疑解惑

1、现在作者乘着游船,移步来到了阳朔。那下面请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最末两段。思考一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为什么会成为自己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呢?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PPT“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阳朔山水甲桂林”,那意思就是说阳朔的风景会比本文写的景区还要美,祖国的江山到处有美景。虽然作者没能去到阳朔,不免有些遗憾,这成为作者心中一个美丽的悬念,其实也是读者心中的悬念。这样的结尾更能激起读者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对阳朔山水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 积累运用

1、孩子们,这篇文章用优美精练的语言、丰富合理的想象、真挚充沛的情感向我们描绘了漓江两岸美丽神奇的山峰,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摘写下来吧,再把它记在脑海里,那一幅幅奇异美妙的图画就会永驻你心了(PPT)。

2、想象一下,你的头脑中也有这么熟悉的一处景点吗,思考它有怎样的特点,也试着像作者这样用形象的描写把这个景点写下来吧(PPT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e258e66137ee06eef9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