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帐篷文化和保护措施的研究_以当雄黑帐篷为例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藏北帐篷文化和保护措施的研究 ——以当雄黑帐篷为例 白转玲1 曾 潇1 张 成1 钻珠塔庆2 1.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2.西藏大学文学院 摘 要:帐篷是藏北草原上牧民们主要的住家形式,也是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砖石瓦房开 始取代帐篷,帐篷文化也岌岌可危,最重要的是何为“帐篷文化”仍鲜为人知。本文针对“何为帐篷文化”和帐篷文化的保护措施提出相关的 见解。 关键词:藏北 帐篷文化 保护措施 ―、帐篷文化 关于帐篷文化这个新名词,本人从四个方面给出定义,即帐篷 的历史渊源、制作工序、选址要求和空间方位、信仰与禁忌四个方面 进行研究,以当雄黑帐篷为例。如有不妥,还望指正。 1.历史渊源。对于黑帐篷的起源,据中国民居建筑丛书《西藏民 居》中的记载,距今有上万年的远古时代,高原人用动物皮和树枝盖 起简陋的篷盖,因而树枝和兽皮构成了黑帐篷的最早雏形—皮帐篷, 西藏藏文史书《柱间史》记载,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的“颇章” (藏文,译为“宫殿”),当初没有用上土石建筑,而是用鹿、虎、 豹皮做帐篷,也证实了这一点。中石器时代兽皮的大量出现是使得皮 帐篷广泛出现。新石器时代,缝制技术被运用到皮帐篷的制作过程 中,它使皮帐篷的建造技术得到极大改进。而纺织编制技术的出现和 野生动物训化本领的提高是黑帐篷问世的最根本的原因。至今,藏北 那曲、当雄为主的西藏各牧区牧民的主要居住场所仍然是黑帐篷。可 见黑帐篷编制技艺是牧民群众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牧民群众 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2.制作工序。黑帐篷一般需经过剪毛、梳毛、捻线、卷线、铺 线、编织6道工序而成。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前期准备包 括褐子(剪毛,捻线,织褐子),绳子(以用途决定粗细平圆)和木 材(梁、柱子与木橛);后期制作包括缝合(因帐篷大小决定工作 量,一般由家庭成员自己完成)和穿绳(构建黑帐篷形状的过程,十 分重要,一般需要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完成)。 3.选址要求。在《牛背家园》中提到帐篷的选址必须考虑“宝 地”和“风水”两个因素,另外选址需向阳也是一个重要条件。而 《西藏家庭四十年变迁》中也提到了帐篷搭建地要“东如开放,南如 堆积,西如屏障,北如垂帘”,还要“靠山高低适中,正前或左右, 有一股清泉流淌”。藏北民间还有“人合伦理,帐门朝东”的说法。 4.空间方位、信仰与禁忌。 4.1空间方位:牧人一般将与帐门相对的内部空间视为上方,靠 近帐门的区域认为是下方,一般老人上坐,年轻人下坐,客人上坐, 主人下坐;而以灶台为轴线分出了右与左的空间方位。其中,右与左 的空间方位中也隐含着上与下的空间方位。另外右、左或上、下的空 间方位与男女之间分别存在着某种相对应的关系,即帐篷的右侧区域 为男性活动区域,左侧为女性活动区域。 4.2信仰:“天梯神话” 《浅析藏族民居帐篷里的空间结构与信 仰》对“天梯神话”作了详细阐述:藏牧民认为藏族先民和赞普都来 自天堂,而天梯就是他们进入凡尘的阶梯。因而藏牧民将“天梯”意 识融入到建筑之中,“天梯”即是支撑帐篷的主柱,灶炉生火时的烟 柱直上云霄,则预示着和上天的交流,这也是天梯的另一个形象。 4.3禁忌:藏族人们认为,帐篷中有帐篷神、灶神、火神、水神 等神灵,因此忌讳在帐篷上晾衣服,尤其是裤子、袜子等;不许在天 柱上随便挂东西;不允许妇女进入不是亲戚的帐篷;天窗常不关,为 使通往天堂的“天门”通畅;五月“煨桑”时,天窗需全开,在火塘 受欢迎,而现代化的影像资料保护与旅游商业化的保护方法在当地牧 民之中是不太受欢迎的,图片记录的方法被认为是最不可行的。当然 帐篷文化的保护措施不能仅仅依靠这些数据,因为牧民们长期生活在 藏北牧区,自身的认识是有一些局限性的。本人根据“帐篷文化保护 措施民意调查情况统计图”和我们小组研究情况得出以下关于帐篷文 化保护措施的结论: 1.文物保护法。帐篷文化保护本人认为不仅要保护文化,还要保 护孕育这种文化的实体,即帐篷本身。关于这一点,本人认为在使用 “文物保护法”来保护帐篷文化时,采取建立帐篷博物馆的方法十分 重要。 1.1帐篷博物馆。采取博物馆的形式,将黑帐篷的原型以物质性 文化遗产的方式搭建于自治区内的著名博物馆,它将以独立的展厅模 式进行展出,将它的每个细节融入展厅中,以完整存留帐篷这一文化 载体并配备专业的解说员。解说员主要任务是当面为游客讲解黑帐篷 的历史渊源、制作工序、选址要求、空间结构与信仰及回答游客的现 场提问。帐篷博物馆内的所有讲解员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和专业讲解能力,而且应该注重自身的服务礼仪,服装上体现浓郁的 藏北牧区特色,讲解时注意用词上的严谨中不乏幽默诙谐,为游客提 供最具特色的专业服务。对帐篷博物馆内的讲解员进行统一的帐篷文 化知识培训,防止在讲解时出现胡乱编造,说法不一的情况。同时, 在博物馆中印发一些有关黑帐篷现状和文化内涵的小册子使观赏者在 欣赏文化艺术,深入地了解其文化内涵同时,也萌生出加入到帐篷文 化保护的队伍中的想法,以不断壮大文化保护的队伍。在观赏者参观 后,赠送牦牛帐篷的小挂件及小模型饰品,以吸引更多社会各界人士 的关注,让帐篷文化走出藏北,面向全世界。 2.帐篷式酒店。这种方法虽然不是能被大多数的当地牧民认可, 但是本人认为它在当下西藏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极具生命力。 因为它不仅保护了原生态的帐篷文化,也为当地人创造了经济价值, 在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将更好地为 原生态帐篷的保护服务,使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更好地融合,让传统 文化有更好的传承价值。换言之,文化的传承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闭 门自守,需要本地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良性传播。 在酒店建设的过程之中,采用当地的原材料—牦牛毛,并雇佣 一些对帐篷编制技术娴熟的牧民进行帐篷的编制,室内家具也应该具 有藏北特色,同时在选址时也应注意对其文化的最大保留,以实现对 牧区帐篷文化的最大化还原。 以帐篷式酒店为媒介让旅游者进驻帐篷,身临其境的感受原生 态牧场和传统帐篷文化的同时,帐篷文化便也进驻了每个旅游者的心 中,这是对帐篷文化做无声的宣传,也为西藏旅游资源增加了独特 性。为了让游客更好的记住帐篷这一文化载体,本人认为应该在帐篷 式酒店中做到以下四点: 2.1在帐篷式酒店的入口处设置LED显示频,采用宣传片的形式 对黑帐篷及其文化进行视觉性的宣传,使游客在轻松体验自然风光时 了解帐篷文化,使帐篷文化在春风化雨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2.2印发关于黑帐篷文化的杂志也是我们另一个主要的宣传手 段。在游客旅居于我们酒店之际为他们提供免费帐篷文化宣传杂志, 使其更好地了解帐篷文化,进而使帐篷文化为大众所知。 2.3酒店还将为入住的游客提供具有藏北风味的餐饮服务,让游 客不仅在居住环境上更在饮食方面身临其境的感受帐篷文化的魅力。 2.4为旅居于酒店的游客赠送各类帐篷的小饰品和建筑模型,使游 客在旅游结束后仍能感受到异域帐篷文化的独特性和帐篷式酒店服务 的独特性,使帐篷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宣传,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三、结语 本文以藏北帐篷文化和保护措施为研究重点,对帐篷文化这一 新词给出定义并探讨了其保护措施,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根据上表“文物保护法”高居首位,归档保护和文字记录较为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126 2014年·10月·上期 学 术 理 论 经营管理者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对策探讨 李 强 梁 辰 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摘 要:本文主要对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从制度和实践两方面予以分析,继而从以下三方面对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保护进行了思考:统一保 护模式,多层次立法;多元内在价值下的多元保护方式;多途径市场运作,重视行业协会作用。 关键词:地理标志 法律 保护 一、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现状 1.制度现状。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同时受到《商标法》和专门 法的双重保护,以及同时接受不同主管部门的管理。专门法主要包括 《农业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 定》。不同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以及国家质量监督 检疫总局成立的地理标志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不同部门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地理标志的管理没 有协调制度。上述多头管理保护导致同一地理标志可能受到多种法律 调整,产生同一产品或地理标志的权利人不一致的情况,形成权利人 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而对地理标志的有效管理带来问题,阻碍地理标 志的经济价值实现,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我国优质地理标志获得国际认 可,如果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多边通报注册体系达成一致,可能无法有 效及时的提供希望对方保护的地理标志清单。因此,整合我国现行不 同行政部门对地理标志的管理制度,使相关法律法规系统化、一致 化,成为当务之急。 2.保护现状。随着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数量稳定增长,产品 涉及的领域和地理范围都在逐渐扩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市场实 际角度出发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第一,重注册,轻使用。从积 极的角度考虑,地理标志的注册量随着政府的宣传数量呈上升趋势, 但是从长远来看,过于盲目追求地理标志的注册而忽视了其实际的应 用价值是其突出存在的问题。第二,注册审核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 地理标志产品“特色”高低不同。优势地理标志与特色不明显的地理 标志所受保护一样,打击优势产品发展积极性。相同产品产自不同地 区获得地理标志注册之后,其间特色区别不明显,导致恶性竞争。第 三,假冒地理标志产品盛行。不法商人擅自使用地理标志名称的行 为,将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降低产品档次,影响市场发展。第四,许 多地区申请地理标志时擅自扩大保护范围。许多地方在申请地理标志 时都是以行政区划简单划定保护范围,还有地方甚至无根据地将其扩 大,结果破坏了早已被广泛认知的产品名称,引起更大的混乱。 二、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完善 1.统一保护模式,多层次立法。通过《商标法》保护,尤其是利 用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在一般性保护的平台 上给予所有地理标志更为深入的保护,还可以利用《商标国际注册马 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进行国际注册,寻求国际保护。地理标 志保护法能够弥补商标法在保护权益中的不足之处。 同时,随着国际地理标志谈判的深入,我国优势特色地理标志 产品走上国际贸易市场,采取双规制的保护模式,既可以适应采用 《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国家的法律环境,又能够与采用地理标志保 护制度的欧盟等国家贸易交往相适应。此外,多层次的立法体系中还 可以对一些诸如茶叶、中草药、瓷器等这样可以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的优势产品通过制定效力层级较低的法律文件给予特殊保护,保护优 势特色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上的优质、高效、畅通,提高其在国际上 的竞争力。 2.多元内在价值下的多元保护方式。地理标志不同一般的商品品 牌,其更多的受到来自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地理 标志产品也因此代表着其具有优秀的质量和信誉,是能够代表地域特 色的产品。 由于地理标志注册的标准及保护的手段都不仅相同,若要完善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法就不能只看重统一标准,而是更多地有针对性的 对待不同的产品,在细节差异上做到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作用。地理标 志的多元化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商业标记性。无论 哪一种地理标志,其终表现为一种标志。因此,完善地理标志法律保 护时须采用标志类知识产权的管理方式,重点关注仿冒、假冒、丑化 及淡化等领域。其次,亲农性。法国1905年《原产地名称保护法》规 定了一套识别和保护某些农产品的地理名称制度,该法标志着现代意 义的地理标志保护法的正式产生。地理标志从产生伊始就具有亲农 性,地理标志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农产品,实现的主要是农业利益。从 TRIPS到《里斯本协定》各国地理标志谈判利益几乎都集中在农业领 域。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与农业和农产品相关的地理标志保护应在 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占有重要地位。再次,传统文化价值。地理标 志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 化底蕴,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因此,需要重视的是地理标志 的保护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发展的商业需要,更有出于保护文化传统的 考虑。一个地理标志的消失,往往意味着与它同时存在的某些文化现 象的消失。地理标志这种不同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内在价值也 决定了在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过程中其特殊的保护方式,不仅仅 要重视对可以产生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经济资源的保护,更要注重 对特定文化现象的保护。 3.多途径市场运作,重视行业协会作用。从实践角度来说,个体 的生产者,特别是农民,在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工作会更加不容 易,加之地理标志本是属于某特定地域全体居民的知识产权。因此, 地理标志产品在市场运作中必然需要多主题参与,多途径作用。我国 实践中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运作,多为政府主导,申请注册地理标志 (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树立龙头企业,带动普通农户的产品经 营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确实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 分散的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和地位。但是,随着地理标志产品生 产规模的扩大化,市场生产主体增多,行业协会的作用则会更为凸 显。因此,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保护要充分引导、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做好行业自律性管理。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行规行约,共同 保障优质优品,共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遇到侵权纠纷,通过协会集 体力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这种政府引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的方 式,多途径来进行地理标志的市场运作,能够提高企业在地理标志产 品市场竞争中的参与感以及主动性,为以后参与国际地理标志产品贸 易竞争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德国.地理标志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学术论 坛.2011(08). [2]邓彬.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阿底峡尊者、卢亚军:《柱间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版. [3]达贵林:《牛背家园》.2007年版,30、31. [4]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编:《西藏家庭四十年变 迁-西藏百户家庭报告》.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版,91、92. [5]吴杰:《浅析藏族居民帐篷里的空间结构与信仰》.见《青海 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一期,2011年5月.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西藏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目“帐篷文化保护机制的研究—以藏北牧区为例”,项目编号: 201310694034. 127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255795f2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