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的象征分析

时间:2024-03-11 15:26:4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早秋》的象征分析

作者:唐金萍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05

内容摘要:兰斯顿·休斯是美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早秋》是他短篇小说中的著名篇章。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各种场景的象征意义赋予小说的丰富内涵,展现休斯对语言的高超驾驭能力。

关键词:《早秋》 象征 意义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02.011967.05.22)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学方面,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写过小说、戏剧、散文、历史、传记等各种文体的作品,还把西班牙文和法文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甚至编辑过其他黑人作家的文选,但他主要以诗歌著称,被誉为黑人民族的桂冠诗人。在众多作品中,短篇小说《早秋》以白描的手笔勾勒出两个年轻人离别多年之后相遇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明快,但寓意深远,令人深思。本文应用新批评理论对小说中的场景进行分析,分析小说中各种场景的象征意义和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作用,体会休斯对语言的高超驾驭能力。 .新批评理论

新批评是以20世纪中叶美国文学批评占主导地位的文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运动。它强调通过仔细阅读来发现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文学作品中,外在因素,读者,历史背景,作者等并不决定文学作品的意义。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方法的前提。这一理论由瑞恰兹提出,后来得到新批评派的赞同和运用。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语境构成了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词语在其中纵横捭阖,产生了丰富的言外之意。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等,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隐喻是语言产生言外之意的源泉,也是新批评分析中的又一重要概念。瑞恰兹把比喻分为两个部分,喻体与喻旨,前者是一种具体的形象,后者则是从形象中引申的抽象意义。一般来讲比喻中的明喻是喻体对喻旨的直接说明,而隐喻则要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

小说《早秋》不足千字,主要描述两个年轻人离别数年之后字广场偶遇的场景。小说虽短,但作者对小说场景的描写不惜笔墨,利用场景对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主题进行了种种隐喻,使小说意蕴丰富,发人深省。 .早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早秋,即是小说的名字,也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作为小说的时间背景无可厚非,但是当作者以此为题时,不禁让人深思其深层含义,深思早秋的在小说中的隐喻。诗人济慈在诗歌秋颂中称赞秋天的丰收喜悦,感叹秋天的萧瑟肃杀,秋天的到来似乎预示着生命的终结。但另一位诗人在《西风颂》中对未来的期许更让人振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休斯以早秋命名小说,即是对女主人公玛丽命运的隐喻。女主人公年轻时因为误会和比尔分手,数年后,两人在相遇时,比尔依旧风华正茂,而玛丽已经老了很多,从人生的盛夏进入到了早秋,容颜的衰老让沃特对玛丽生出了丝丝的厌倦。玛丽似乎忘记了时光的流转,仍然沉浸在往日的时光中,回忆往昔的美好岁月。时间的流逝不可阻挡,斗转星移,山河变迁,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玛丽对比尔的情感从炫目的春日一直持续到萧杀的秋日,或许仍将持续下去,也铸就了玛丽痛苦的生活和情感。小说作者以早秋为题,即是对玛丽沉迷昔日时光的映射,也是对读者的警醒,让读者能够对早秋这一时间背景进行细致考虑,发现其隐喻,发掘小说主题。 .傍晚

傍晚到了,太阳也快下山了,天很冷。秋天预示着时间的流逝,而玛丽对此熟视无睹,作者通过傍晚的隐喻再次暗示了二者的关系像太阳落山一样不可阻挡的走向了尾声,这是自然而然的现象,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休斯即这一隐喻揭示了两人关系的结束,也想提点玛丽,让过去的故事谁风而去。但是玛丽觉得天很冷,似乎即将逝去的故事让她心无可依,孤独凄凉,所以总是试图阻止或忽视太阳落山,希望能够从往日的故事中得到温暖。然而太阳总是要落下,玛丽的幻想不能让她的生活充满希望,阳光。如果让时间自然流逝,经历了日落的寒冷之后,玛丽一定能迎来阳光明媚的早晨。但是由于玛丽错误的决定,让她一直生活在寒冷的日落时刻,不得解脱。 .广场

分别数年的两人在广场相遇了,来来往往的人们经过他们身旁走向公园。广场是相聚的场所,也是分别的场所,人们穿过广场各奔东西。玛丽对两人的相遇欣喜若狂,认为两人的相遇是天赐的机会,能让两人重温往昔的美好时光。然而作者通过两人相遇的地点广场已经给两人的相遇安排好了归宿,匆匆相遇,一遇而过。玛丽不能识别作者的苦心,对作者的提点视而不见,热切的询问比尔的生活和思量日后的重聚。广场上来来往往都是陌生人,这也是二人关系的真实写照。多年的离别之后,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让曾经亲密的两人变成了陌生人,玛丽却认为两人依旧可以回到旧日的时光,重温美好。广场的隐喻和玛丽对往昔的执着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让读者对玛丽的执着和愚蠢感到悲愤。 .公交车

突然,整个第五到大街的路灯都亮了,一串串光彩朦胧映衬着蔚蓝的夜空。公交车来了,玛丽的公交车来了。沉迷于旧日的时光只能让玛丽拥有肥皂泡般的生活,公交车来了,预示着玛丽离开往事的机会,离开广场,玛丽的人生就能像第五大街一样亮起来。作者用公交车隐喻玛丽的人生,如果玛丽能够离开往事,离开比尔,他的人生将再次被点亮,就像西风颂中对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间的感叹一样,虽然秋天来了,冬天也即将到了,但是春天也将来临。虽然玛丽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早秋,但是摆脱了往事的困扰,必然能够顺利渡过秋冬,迎来生命的新春。公交车的门关上了,两人被分隔在了两个世界,各自开始自己的人生。然而玛丽并没有抓住机会,离开过去,驶向前方。在车里,她想起并没有告诉比尔她的地址,没有告诉他她的小儿子也叫比尔。玛丽仍然希望和比尔保持联系,或者重温昔日的美好时光,或者开始新的故事。新的旅程能让玛丽摆脱过去,拨开生活的迷雾,开始新的生活。但是玛丽的人生却始终陷在过去的泥沼,不能前行。

早秋,傍晚,广场,公交车,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场景通过作者的隐喻赋予了多层意义,早秋,傍晚,广场即是对两人故事结束的暗示,也是对玛丽和读者的警醒。沉迷于过去的关系只能毁了玛丽现在的生活和家庭。公交车的出现可以带着玛丽驶出现在的生活,走向新生。但是玛丽仍然拒绝了,通过玛丽的独白,读者认识到了玛丽的愚蠢,也使读者观照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白凤欣.兰斯顿·休斯短篇小说《早秋》之叙事手法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43-45.

[2]申莉云.试从篇章修辞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D].辽宁大学,2011. [3]姜荷梅.休斯作品《拯救》新探[J].名作欣赏,201124.

(作者介绍:唐金萍,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方向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7bbf4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