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说:“语文天生重要!” 华罗庚教授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是自学成才的楷模。 一九八二年的春天,我和陶伯英同志曾经采访过华罗庚教授,请他谈谈语文学习的经验,并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些要求。 语文天生重要 华罗庚教授身为数学家,却对语文学习十分重视。他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语重心长地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华老特别强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重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他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把胡适写的书发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写读后感。发给华罗庚的是一本《尝试集》。他一看序诗,就发现有逻辑错误。序诗写道:“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华罗庚读了之后,心想:陆放翁说的“一试成功”自古以来是没有的,胡适说的是试了又试能成功,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道理,胡适却拿自己的概念,随便否定别人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华罗庚便拿出一张纸条写道:“胡适序诗逻辑混乱,狗屁不通,不堪卒读!”并把写的纸条交给了老师。这位老师是胡适的信徒,一看华罗庚竟敢批判大名鼎鼎的胡适,十分恼火。但到了1946年,这位老师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说:“我早就看出华罗庚写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深有体会地说:遇事认真分析思考,就会发现问题。比如:“人人都来做伯乐”这个口号,都做伯乐,千里马在哪儿呢? 华罗庚说:“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华老自己十分重视语言的表达效果,他的许多数学专著和科普读物都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妙趣横生。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统筹方法》就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它把“统筹方法”这门复杂抽象的学问说得通俗易懂。他写的文章很有文采,标题也颇有特色。例如《时乎,时乎,不再来》《大哉,数学之为用》等。 零打碎敲,持之以恒 我们请华老谈谈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他诙谐地说:“我是单科直进,问道于盲”,“我学语文是零打碎敲。小时候学点古文和唐诗。”他经常利用一些零碎时间学习,在工作之余、出国访问途中经常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王勃的《滕王阁序》等诗文。他还利用同别人聊天的机会,重温读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一年夏天,他在合肥同一位大夫对对子,上联是“妙人儿倪家少女”,他对的下联是“浑小子孙府水军”。这下联就是指《三国演义》中的东吴孙权的水军都督周瑜。在闲谈之中,就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情节复习了。 1953年,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钱三强任团长,团员都是著名的科学家。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即景生情,提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韩赵魏是战国时期的三个强国,“三强”又隐喻“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困难,还要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当时,在座的人大费踌躇,不知所对。隔了一阵,华罗庚不慌不忙地抛出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首次记载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弦定理,“九章”又恰好是考察团的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这使满座为之倾倒,钦佩华罗庚语文功底之深。 高山与平原 华罗庚教授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著述颇丰,重要的著作有《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优选法》《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等十余部专著和科普作品,发表二百余篇学术论文。在数学研究领域,他像一座高山。上百万字的著作,不但表明他是一位驰名中外的大数学家,而且表明他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高手。他不但登临几座纯数学的高峰,而且还放眼平原,普及应用数学,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普及优选法、统筹法。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工人、职员、干部讲解深奥的数学,为数学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天地,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这当中,华罗庚坚实的语文功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华罗庚接到大庆的通知,聘请他担任大庆的科学技术顾问。他激动地说:“比得一个剑桥博士还高兴!”当时,他写下朴实而深沉的诗句:“同是一粒豆,两种前途在。阴湿覆盖下,养成豆芽菜。娇娇盘中珍,聊共朵颐快。如或落大地,雨润日光晒。开花结豆荚,留传代复代。春播一斛种,秋收千百袋。”诗虽不长,却表达了他的真情实感,体现了他的真知灼见,充满了人生的哲理。这对于我们了解华罗庚的为人,为学,语文功底及其学习方法,很有帮助。 他还向我们介绍1975年发生在西安的一个故事。他在陕西结束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之后,准备入川。“四人帮”的爪牙百般阻挠,不准入川。这人不学无术,给她讲数学是不行的,华罗庚给她读唐代卢纶的诗:“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读后问她诗中有无错误。她说看不出来。接着,华罗庚写了四句诗给她看:“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她哑口无言。可见华罗庚随时随地在运用语文这个交际工具进行研究、工作和斗争。 回忆十多年前采访华罗庚的情景,我们重温他的富于哲理的见解,缅怀他重视语文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cbdc0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