藠,又名薤,小蒜、藠白头、野蒜、野韭等,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一种蔬菜类植物。原产中国,汉书《龚逐传》就有记载。现在,南方诸省都有种植,北方人极少食藠。叶浓绿色,细长管状,三角形截面。叶鞘抱合成假茎,基部形成粗的鳞茎。鳞茎球形,似洋葱,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药用有理气宽胸、通阳、祛痰功能。 一、起源与分布 藠起源于中国,中国自古栽培。据记载我国殷汤时即有种植和食用习惯,至今3000~4000年。中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地都有种植。 近百余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农村的零星种植发展成数个较为集中的产区,如湖北省武昌、鄂城、大冶三县交界的梁子湖畔,江西省新建县、福建省的霞浦县、云南省开远县。近年来,随着出口事业的发展,武汉、南昌、云南省开远等地相继建立了生产基地,生产罐头畅销日本及我国港澳地区。 二、藠营养价值与用途 藠的营养丰富,每千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6克、脂肪6克、碳水化合物80克、灰分7克、钙640毫克、磷320毫克、铁210毫克、维生素C140毫克、硫胺素0.2毫克、核黄素1.2毫克、尼克酸8毫克。 藠白净透明、皮软肉糯、脆嫩无渣、香气浓郁,自古被视为席上佐餐佳品。藠的鳞茎和嫩叶均可炒食、煮食,鳞茎可醋渍、盐渍、蜜渍加工成腌渍蔬菜,制成罐头远销。藠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食藠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解除油腻,健脾开胃,温中通阴,舒筋益气,通神安魂,散瘀止痛等医疗效果。藠味辛,性温,入心、肝、肺经。在中药方面,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胃神经官能症、肠胃炎、干呕。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咳嗽、胸痛引背、久痢冷泻等症。由于藠的产量少,食用价值高,在国内一直列入高档蔬菜之列,素有"菜中灵芝"之美称。 三、特征特性 藠为百合科葱属,小鳞茎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2年生栽培,根为弦状,一般有6~16条。藠的茎为盘状短缩茎,叶着生其上。叶片丛生,基叶数片,长50厘米左右,细长,中空,横断面呈三角形,有3~5棱,不明显。叶色浓绿色,稍带蜡粉。膨大的鳞茎为短纺锤形,长3~4厘米,横径1~2厘米,着生于短缩茎上,白色或稍带紫色。生长期分蘖力很强,一个鳞茎栽植后可分生5~20个,多达10~20个。用鳞茎繁殖,一般是秋栽夏收,春季鳞茎膨大,初夏抽蔓开花,顶生伞形花序,花紫色,有雌雄蕊,但不易结籽。 藠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格,适宜凉爽,在冷凉的气温下生长良好。生长发育适温为15~19℃,30℃以上的高温则休眠越夏,10℃以下生长缓慢,不能忍受0℃以下长时间的低温。藠属长日照作物,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鳞茎发育。较耐弱光、耐阴,适宜间套作栽培。在较强的光照下也能生长。生长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较低的空气湿度,怕涝、怕旱。生长前期过湿分蘖减少,后期过湿鳞茎减产。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薄,适于多种土壤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疏松壤土、砂壤土为佳。藠的吸肥力强,在砂壤土中生长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藠适于间套作,忌连作。 藠的生育周期分为下列四个:苗期:从播种后20天出苗,直到第二年初春,叶片达18片左右时为止为苗期。苗期叶片数和须根数不断增加。鳞茎形成期:苗期结束后,1个月内为鳞茎形成高峰期。此期种鳞茎内原鳞芽和冬前分化的鳞芽形成7~11个单个小鳞茎。鳞茎膨大期:从春末至初夏,温度升高,叶片生长受抑制,叶鞘增厚,老化加快,同化产物大量转入鳞茎。开花期:中夏抽蔓开花,一般不结籽。 四、类型与品种 目前国内常用的品种有: 大叶藠,又名南藠。叶较大,分蘖力较差,一般每个鳞茎分蘖5~6个。鳞茎大而圆,产量高。藠柄短,叶多倒伏于地。以鳞茎供食。 细叶藠又名紫皮藠、黑皮藠。叶细小,分蘖力强,一般每个鳞茎分蘖15~20个。鳞茎小,藠柄短。叶长30厘米左右,倒伏。叶和鳞茎均供食用。 长柄藠又名白鸡腿。分蘖力较强,每一鳞茎分蘖10~15个。藠柄长,形似鸡腿。白而柔嫩,品质佳。叶直立,产量高。 三白藠头分蘖力较弱,每株丛有鳞茎7~11个。早熟,耐瘠薄,耐旱,不耐涝。单球重16克,高者达62克。 根据产地的不同,民间也命名了藠的一些品种。如开远甜藠头:在云南开远市种植较多。产品用于出口,在国外誉称"珍珠藠头"。梁子湖畔藠头:产于湖北省武昌县,该类包括大叶藠、长柄藠、细叶藠。江西藠头:江西省新建县栽培。 五、栽培技术 1.播种技术:播种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千克,深翻,耙平。然后做成宽2~2.5米的小高畦。藠多用鳞茎繁殖。播种前,选用形状整齐、肥大、分蘖少、无腐烂变质的鳞茎作种用。剔除个小、腐烂、伤残者。种鳞茎去除干叶,剪掉长根,保留1.6厘米长。在高畦上按行距25-30厘米开沟,沟深8~10厘米。栽植时,穴距7~8厘米,每亩用种250公斤左右。栽种后覆薄土,以稍露茬柄顶端为宜。全畦种完后,薄铺一层碎草,同时浇盖腐熟的厩肥一层,每亩施1000千克左右。播种后,应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7~10天即可发芽出土。 2.播种时间:在我地,藠头一般于8月中旬至9月初播种。播种过早,地温高,雨量多,种易腐烂;过迟,则生长期短,降低产量。播种过早藠头芽尚未萌动;过迟在年内生长天数短,气温低,生长慢,影响产量。 3.田间管理 (1)施肥:为达到优质高产必须重视增施有机肥和氮、磷、钾的合理配比,特别是钾肥的使用,对增加产量效果显著。藠头整个生长期需要追肥3~4次,年前(即出苗后)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左右。翌年2月上中旬气温回升,是藠头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结合锄草松土,每亩施尿素20kg加氯化钾10kg;3月底藠头进入鳞茎膨大期,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5kg,如施用过迟会推迟鳞茎的膨大,影响产量。每次结合施肥松土除草。 (2)培土:培土是夺取藠头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措施,尤其是新发展的产区,更应强调后期培土。在藠头生长中后期,地下鳞茎膨大迅速,如果暴露于表土,接触到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暴露部分容易变绿,农户称为“绿籽”,“绿籽”食味差,并有低毒,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培土一般在“小满”前后进行,连续2~3次,把根茎部裸露的鳞茎全部深盖。 (3)病虫害防治:藠头的病虫害发生比较轻,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加重,已成为藠头老产区的关键性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对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是选择无病区的健壮藠头鳞茎作种子。二是轮作,对连续种植2~3年的土壤进行轮作换种。三是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特别是防止土壤的内滞水。四是重视科学配方施肥,改变农户重氮肥轻磷钾肥的思想,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五是药剂防治,藠头的虫害以蓟马为主,可用10%吡虫啉或2.5%菜喜进行防治;病害以霜霉病和炭疽病为主,霜霉病可用60%灭克锰锌防治,炭疽病可用25%使百克乳油或80%炭疽福美防治。 4、采收、留种:以嫩叶和鳞茎供食用的,在种植第二年的1~4月可陆续采收上市。以收鳞茎为主的,可从5月叶子开始转黄时收获,每亩产2000千克左右。留种的,可延迟到7月收获,将符合种用标准的鳞茎放在通风阴凉处贮藏,也可在田间越夏,直到栽前10天采收。 六、发展前景预测 藠在我国是稀特蔬菜,栽培面积较少。但是藠的食用价值很高,又是国际上畅销商品,中国的出口蔬菜之一。因此,大力发展,适当扩大面积很有必要。目前藠的栽培和食用大多局限于江南诸省,开发利用北方市场前景广阔。其实,华北地区利用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也可以进行栽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a4030c6c85ec3a87c2c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