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催寒去,犬吠报春来。 2018年是狗年。狗作为中国老百姓最熟悉最喜爱的动物之一,曾被许多文人墨客写入诗词之中,留下了大量吟咏佳句,读之颇有意趣。 狗又称犬,古人认为:“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生性勇猛好斗,喜动易醒,善于守夜,又能追踪野兽协助狩猎,因而成为人类忠实的朋友。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对狗的描述:“跃跃狡兔,遇犬获之。”后来东汉时期的《十五从军征》中有“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之句。 北魏贾岱宗的《大狗赋》:“非吾畋猎之有益,乃可安国卫四邻者也。”把狗的作用说得很到位。《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刘邦把手下一帮打天下的良臣猛将称为功狗,以取其忠肝义胆、冲锋陷阵、勇猛直前之意。 大唐是一个诗文璀璨的时代,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写狗叫,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王维的《赠刘蓝田》:“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富有乡土气息。女诗人薛涛的《犬离主》:“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贾岛的《送道者》:“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写出狗与人亲密无间的感情。 白居易诗中有21首写到“犬”,其中一首《犬鸢》写道:“门前何所有,偶睹犬与鸢。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描绘狗在温暖的阳光下睡眠的情态,逗人喜爱。杜甫有29首诗中嵌入“狗”或“犬”这两个字,在唐代诗人中是最多的。 到了宋朝,苏东坡先后为狗写过不少令人拍案叫好的诗句。其中《咏犬》一诗云:“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跳踉趁童仆,吐舌湍汗雨。长桥不肯蹑,竟渡清深浦。拍浮似鹅鸭,登岸剧狮虎。盗肉亦小疵,鞭笞当惯汝。再拜谢恩厚,天下遣言语。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活灵活现地刻画了狗的特性。 张元幹的《瑞鹧鸪》中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的警世之句。吕微之的《咏犬》诗写道:“风恬月朗眠花影,吏不叩门门户静;何事曉来吠一声,有人采汲门前井。”这里的狗是乡村看家护院的狗。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潍县竹枝词》里写道:“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以数声犬吠写出山村的纯朴、自然、清幽的特点,充满诗意,让人难以忘怀。 袁枚的《绝命词》:“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则以犀利的笔触,对那些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的贪官污吏,进行无情的挞伐。借狗喻人,寓意深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c5ae2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