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时间:2022-11-24 09:16: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

《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简析】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事,鞭 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中考链接】

1“烟笼水夜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这两个“笼”字都是名词作动词,用得形象、准确,它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怎样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花”这两句诗?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这两句是形象婉曲的议论,表面上批评的是歌女,实际上批评的是那些醉生梦死的封建统治阶级。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简析】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1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rù,草垫子)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精神状态。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岳飞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词句;辛弃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豪情;张元干有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同样魂牵梦萦的语言。……这些不朽的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中考链接】

1 、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

不遇的凄凉情景。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简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中考链接】

1、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

答: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2、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 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阕辅三泰。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城阙辅三秦"

2

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中考链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他和 并称为“初唐四杰” 2.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含有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心心相印,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一样。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5.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37dd52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