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碟仙是真实存在的吗? “碟仙”这游戏不少人玩过,但若说它有科学性,恐怕未必有人愿相信。然而本质上,碟仙游戏和著名的杰布里埃尔振子实验一样,是基于自我暗示的心理游戏。 法国心理学家埃米尔库埃是自我暗示法的发明人。他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源于两个基本观点: 1、所有的暗示都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只是一种“想象”或“心理”行为; 2、意志被想象力所压制。 为了对他的理论进行验证,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杰布里埃尔在1850年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振子实验。到20世纪初,这个实验已经传遍了整个欧洲。 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先在纸上画一个直径为15厘米的圆,并在圆内画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再在一枚硬币上贴一根30厘米长的线,用手捏住线使硬币落在圆的中心的上方。这时在心中要反复默念:“硬币硬币左右摆、左右摆。”切记,此时千万不能晃动手指。然而,硬币还是会慢慢开始左右摇摆。如果你心中默念的是“硬币硬币前后摆、前后摆”或是“硬币硬币转圆圈、转圆圈”,硬币也会按照你心中所想的运动起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你所想的内容无意识地驱使你的手指移动,并导致了硬币的摆动。你的想法记录在大脑的潜意识中,为了实现这个想法,大脑就会自动工作起来。与振子实验相类似的是,碟仙游戏的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也因为自我暗示的作用而无意识地使碟子发生移动。 从杰布里埃尔的振子试验中可以感受到人类自身所拥有的自我暗示的力量。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自我暗示法,就有机会从心里祛除不安和恐惧,变得充满自信。因此,每天在心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一定会成功或者我很快乐又或者我充满活力等等,都会对个人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主观确认:信众的自我忽悠 上至美女明星,下至星斗小民,都对碟仙等算命占卜心存敬畏,却又心向往之,为什么? 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卡罗尔指出,占卜算命的过程不需要猜测或欺骗,也不一定要依赖福勒效应(结果模棱两可,谁看了都以为是说自己),甚至不需要像福尔摩斯仔细观察信众的神态、衣着、声调等蛛丝马迹。 原来,人类善于无中生有地把没意义的事情看成很有意义,自动自觉把零散的线索串联起来,特别是把事情和自己联系起来。一些本来没有意义的词语、符号、声音、手势等被视为不同寻常,与自己的生死祸福有关。占卜算命之道,最重要的秘诀是要让信众自己进行“主观确认”(Subjective validation)。 主观确认,是指一个人认为别人说的话、外界的“征兆”、算命占卜等的结果对自己很有意义,就确认为正确的,“很符合自己的情况”。这种心理蒙蔽了很多人,从相信星座和血型决定着自己幸福指数的家庭主妇,到以为档案资料能准确描述犯罪分子的警察,再到迷信罗夏墨迹测验能透露来访者性格特点的心理治疗师。 星相、手相、塔罗牌的算命“大师”,声称可以“通灵”的灵媒,自助式的碟仙和笔仙占卜,以及某些蛊惑人心的“灵性导师”,要征服信众的心,离不开信众的积极配合——人们心里很希望“大师”能够算出自己的命运,因而会很努力地思索“大师”抛出的任何言论,最后觉得很准很灵验,但往往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主观作用,自己忽悠自己。 例如,灵媒说:“我感觉到灵界那边有一个父亲的形象正在试图接触我。”顺从的信众听了之后就自动对号入座,而那个“形象”不一定是父亲,寡妇可以把它当成是自己的亡夫。就这样,灵媒的话得到了主观确认,信众真以为他能通灵。 又比如,问碟仙“我漂亮吗?”出来的结果是 “岭” (粤语中与“靓”音近),玩家就会把无意义的“岭” 解读为“靓”。 选择性记忆:只记住算得准的 有时,算命占卜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例如,美国某算命“大师”在电视节目上告诉一对父母说,他们失踪了的10岁孩子已经不在人世。四年之后,孩子被发现还活着。 然而,信众在经历了主观确认以后,对“大师”的信念不会被反面的事实所动摇。在他们看来,与灵有关的东西是错不了的,即使有错也不是“大师”的错,可能是过路的神灵或鬼魂等引发的干扰。 卡罗尔称,很多时候,人类不能客观地感知世界,只看到自己爱看的,只听到自己爱听的。 在占卜算命中,信众就经常出现选择性记忆。信众不一定每次都能从“大师”的话或碟仙指出的字眼中找出意义,然而他们通常会忘记说得不准或对自己意义不大的话,只会记住说得准的话,因此信众通常都会对占卜算命的结果感到满意。有研究发现,接受星座性格测试的人通常认为结果的准确度超过80%。 怀疑论者认为,“显灵”是占卜者有意无意推出来的结果——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占卜者的眼睛蒙住,让其他人记录碟子推出来的字符,通常会发现这些字符组合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在现实当中,没有谁会没事找事,对碟仙、塔罗牌等进行独立客观的检测。信众也不容许别人对神灵进行怀疑和指手画脚,以免卜算失灵,甚至招来“报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e8ebd8195f312b3069a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