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分析:“从那一刻开始”,按字面透露的信息分析,一般属于写事为主的记叙文。“那一刻”必须为后面“开始”的意蕴伏笔,所以选择好“那一刻”尤其重要,可以是激动人心的社会见闻、震撼心灵的亲身经历等事件和人物,越鲜活越具时代气息。描述好“那一刻”的场面和情景是成功的前提,将“那一刻”描写具体、形象和生动,加以不遗余力的渲染,这就为后文的“开始”作了必要的铺垫,才能使“开始”水到渠成、不留痕迹。 当然,这“开始”最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启示、启发,或者是某种行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或者豁然开朗、焕然一新。“开始”应该是“那一刻”的照应,关键在于有丰富的内涵,突出和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作用。 从那一刻开始 骄阳似火,连空气仿佛都呈黏稠状,知了也只剩下懒散的尾音。坐在三轮车上,我任天气控制我的心情,内心一片烦躁。 百无聊赖的我仔细打量着前面的三轮车夫,这是一个中年汉子,长袖的军服绿到偏黑,厚重的裤子高高卷起,脚上拖着一双旧拖鞋,每踏一下,随之发出“吱呀”的一声,脚后跟晒得发白,但皱痕处仍旧藏污纳垢,一条大峡谷似的裂痕一直蜿蜒到深处,血丝隐约可见,暗旧的手把见证了这辆车的年迈,本该挂车牌的地方却挂着一个破旧的筐,里面放着几个空瓶子。听这个车夫唱着不知名的小曲——使人无法理解的方言,却透着掩饰不住的好心情。 难道是今天赚了足够的钱,让你如此开心? “谢谢!”“客气什么!”我递出钱。看着他打开了钱包,零星的硬币静静地躺在那里,别无他物。 从他打开钱包的那一刻开始,我诧异了。他的快乐很简单,是因为快乐而快乐。 快乐不是一个复杂的形成吗?不是风雨后才有的彩虹吗?从那一刻开始,我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因为结局早已注定,何不快乐地面对?哭闹无济于事,我们就笑着迎接,快乐的原因只是因为快乐,什么“金榜题名”,什么“洞房花烛”,只是快乐的复杂说法,只是给快乐的一个限制的格局,“人”一旦被格局,便成了“囚 ”,又何来的快乐而言? 从那一刻起,简单,便是快乐。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于复杂处藏。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人一复杂就痛苦,但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放下你对物质的执着,相信简单才是快乐。 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因为快乐,所以快乐,那么从这一刻起,请你也相信,快乐因为简单而快乐! 从那一刻开始 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有无数个起点,却没有最终的目的地。分分秒秒中我们都在成长,都在懂得。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你的人生有了改变,有了不一样的路线„„ 六月的夏蝉不住鸣叫,惹乱了我烦躁的思绪。正值酷暑炎夏,又逢上期末考试紧张的复习。我的心情就像一团杂乱的毛绒,越是想理顺,越是乱糟糟,身心早已异常疲惫。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一个周末拉着我去散心。 来到一风景区,已是正午。太阳炫耀似的高高挂起自己,恶毒地想要把岩石烤成松软的面包。络绎不绝的人们拥着人造的假景观喧闹着,叫喊着,为我心中徒增几丝烦躁。“走吧!我带你去个好地方!”爸爸神秘地冲我眨眨眼睛,拉起我的手,远离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满是疑惑,好奇的我已随爸爸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条幽深小径,不同于外面的炎热喧嚣,这里更像是一个绿意包裹的世界。高大挺拔的松柏似一把深绿色的油纸伞,为我们带来清凉。路边果树上结着红彤彤圆圆的野果,正甜甜地绽着笑脸。柔软的青苔悄悄爬上岩石,为坚毅的岩石增添几丝顽皮。我的心中像是被这里凉爽、湿润的空气浸着,感到舒适,安逸。不禁露出了这几天的第一个微笑。这就是我梦想的世外桃源。它将炎热、喧嚣拒之门外,留下了一片寂静、清新„„ 一条细细的泉水从我身边流过,挑了水旁的一块岩石坐下,望着泉水婀娜多姿的身影,聆听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响。这时,爸爸拿出一个矿泉水瓶,走到小溪旁,俯下身子接了一瓶泉水,递给我说:“尝尝看!很好喝的!”我心里直打鼓:不知道这里得水干不干净?能不能直接喝?万一喝完拉肚子怎么办?但在爸爸的目光注视下,我怀疑地接过水,小心翼翼地移到嘴边,抿了一小口。顿时,一股沁人心脾得幽香溢满我的口腔,甘甜的如玉露般的泉水行云流水般划过我的喉咙,似乎直达我的内心。这泉水实在是太喝好了!它似乎有种魔力,能将我的烦躁抚平,留下了一份淡然,宁静。我连忙对爸爸说:“要不是你,我也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尝不到这么甘甜的泉水。”爸爸看到我的反应,笑了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其实,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幽境。只要你善于发现其中的奥妙,就会学有所成,快乐地学习。”我恍然大悟,一直让我烦心的事情豁然开朗。不只是学习,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 从那一刻开始,我懂得了,人生的旅途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美景,不要一味地赶路而忽视它们的美丽。走近它们,你会发现许多许多„„ 从那一刻开始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自然体会不到书法流露的情感。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深触发。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堆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4dd12fa5e9856a561260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