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卫星光通信进展及应用 马晶教授简历: 马晶,1956年出生,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在哈工大获博士学位。现正从事的研究方向为卫星光通信,小波光学,量子光通信。曾从事的研究方向有激光干涉计量、光学信息处理、激光全息、高能物理等。 1986年到1998年在哈工大理学院物理系任教。 1988年到1990年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工作,参加LEP正负电子对撞机上OPAL课题组的工作。 1998年至今在哈工大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任教。现为可调谐激光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哈工大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92年在国内开展了卫星光通信方面的研究工作,曾承担了多项有关卫星光通信研究课题,现正承担卫星光通信重大项目多项。 “海洋二号”卫星交付使用 激光通信试验获得成功 中新社长春3月2日电 题:“海洋二号”卫星交付使用 激光通信试验获得成功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中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2日在轨交付使用。在轨运行期间,搭载在“海洋二号”上的星地激光通信终端,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数据传输试验,成为中国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星地激光通信终端于2011年8月16日随“海洋二号”发射入轨。2011年10月25日早6点,成功进行了星地激光链路捕获跟踪试验,实现了中国首次高精度高稳定的双向快速捕获和全链路稳定跟踪。试验中,时速高达2万余公里高速运动中的卫星与光通信地面站在近2千公里的距离,进行了精度远高于“针尖对麦芒”的动态光束双向锁定跟踪。 随后,2011年11月10日16点40分,中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数据传输试验获得成功,下传数据20Mbps;2011年11月24日16点50分,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试验成功,单路数据率达到504Mbps。 这是中国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个重大标志性成果。该项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航天高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发展前列。 鲜为人知的是,攻克这项航天技术难题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对教授夫妻马晶、谭立英和他们带领的科研团队。记者近日在长春的光通信地面站,现场目击了他们的试验成果,也听他们讲述了这项成果背后曲折的故事。 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需要从卫星下传给人们的信息越来越多,而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作为具有极大信息传输能力的一项新技术,无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是一道考验全世界航天技术的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5394a5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