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蒙在画史上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人的启示 王蒙的隐居山水画以其独特的审美意境,繁密的构图及繁线密点的技法语言树立起元代山水画密体风格的典范,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王蒙画风是宋代写实画风的延续,他虽然受胡惟庸案的牵连,明代对他的推崇较少,但明清及近现代中王蒙的追随者甚多。 标签:王蒙;山水画;艺术成就;启示 一、王蒙在画史上的艺术成就 中国式的光效应主要用水墨画中的墨来表现。各种墨的皴法都是用来表现物体背光的暗部。正因为墨对深度空间和立体事物的巨大表现力,因此中国画中水墨画高于彩色画,也高于纯线条的白描画。出于对自然山川的表现,王蒙的隐居山水画,特别是像《青卞隐居图》的下部,精妙的笔墨把树与山之间的光影效果表现得活灵活现。这种类似西画的光影的表达比起西方 19 世纪印象主义绘画对光的重视与传达早了 500 年之久。这是王蒙隐居山水画在中国文化史上对绘画光影表现作出重大尝试的意义之所在。 元四家中的倪瓒题王蒙《岩居高士图》曰“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明李日华《六研斋随笔》云:“叔明自是写图手,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为陶宗仪写《南村图》,鸠鸭、猫犬、纺车、舂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若子久浑厚,云林疏简,虽各极所擅,而施之图,似终逊黄鹤。”从以上的评论,可以看出在元代当时的山水画家中,论笔墨上的功力,很难与王蒙匹敌。王蒙因为构图的特别,达到了繁密之至,笔墨功力深厚,独有自家面貌,与黄公望、吴镇、倪云林一起被尊称为“元四家”,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王蒙绘画创作精神对后人的启示 (一)王蒙山水画的创作精神 王蒙的隐居山水画比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任何一家都要繁密,画作中重山复岭,树木层层。与同一时代的倪瓒那“惜墨如金”的潇散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王蒙不惜笔墨的表达得自王蒙家乡湖州吴兴和隐居地黄鹤山中的自然造化。吴兴卞山树木繁茂,中景和远山远看都成曲线的排列,王蒙变长披麻皴为牛毛皴和解索皴,是出于对自然山川描绘和表达的需要。从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等作品可以看出卞山的地貌特点。 山水画家不深入自然山川,单靠笔墨训练,是难以画出山水的真性情,而只会是玩弄笔墨技法而已。试问,我们到关陕地带,看到黄土高坡和层层的窑洞,你会像王蒙那样用繁线密点去表达吗?肯定不会,每一个画家和创作者都会根据形象表达的需要,而寻找到合适的笔墨艺术语言。“董源、巨然状如披麻的画法, 是取材于江南风光;李成石如云动的画法,是提炼自齐鲁风光;范宽抢笔俱质的画法,符合关陕一带石质坚硬的风貌;南宋刘李马夏状若斧劈的边角山水,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西湖周围的真实景观。这些绘画形象和笔墨风格所体现的地理特征,正说明了五代、宋元山水画家们为了‘应物象形’在实地写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果。” 王蒙隐居山水画受社会、文化和自身情况的影响,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王蒙对身边真山实水的体悟,严谨细致地描绘山水。王蒙笔墨的运用都是服从并服务于山水形象的表达。他通过“骨法用笔,随类赋彩。”达到“应物象形”的目的,自然“气韵生动”。在王蒙“应物象形”中为了表达真山实水的真实感,王蒙创造了牛毛状、解索状的皴法,清代人归纳为“牛毛皴”、“解索皴”。为了表现江南植被茂密的特点,王蒙在董源的基礎上,使“点苔”法成为笔墨语言,特别是首用焦墨点苔。焦墨、重墨点苔法自王蒙开创以来,后世画家沿用至今。 从王蒙的隐居山水画创作来看,人脱离不了社会的影响,笔墨当随时代。画家既受主体心境的驱使,笔墨的形式美有所体现,但王蒙更忠于“自然”。他的情感和笔墨都是为自然的形象服务的,所以王蒙的隐居山水画的“绘画性”非常明显。 (二)王蒙隐居山水画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 “法古人”过程绝不能少,王蒙从少年时受赵孟頫的指导和影响,后受其舅赵雍的指导,又遍临诸家。“法古人”的过程是吸收优良传统、学习技法的过程。“师造化”过程要坚守“绘画性”。绘画创作经过师造化,还须得心源,这似乎成了千古不变的中国画创作的过程和原理。然而,得心源,得多少的问题值得思考。还有,在创作过程中会考虑自己的“心源”问题吗?王羲之在写《兰亭序》的过程中思考着表达自身的情感吗?颜真卿在《祭侄文稿》的书写过程中考虑过字形的安排与情感的关系问题吗?我想,他们都没有,只是顺其自然的书写罢了。只有特别强调观念和形式的艺术才会强调这些。中国画的创作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山水画创作离不开形象的表达。 1.构图方面的启示 王蒙隐居山水画在构图上的那种“繁密”的独特性,出于他对黄鹤山和吴兴卞山的浓密植被的表现,各种形式的构图都是为了表现江南地区的地域特色。 因此,创作者在“师造化”的过程中,需要探索和运用最适合表现地域特色的构图形式。 2.笔墨方面的启示 现当代的山水画创作面貌不一,流派纷呈。然而,中国山水画应该呈现出中国山水的本质特征,各个地方的画家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眼睛,通过中国式的笔墨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城市化进程也使我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5a681434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