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王国观后感 最近几天在老师的要求和自己本身兴趣使然之下,观看了BBC大型植物类纪录片《植物王国》。在短短几个小时的观影过后,我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所吸引和折服。影片从泰晤士河畔的邱园开始说起,在这个1844年工程学上的奇迹,历史上首个如此规模的人造热带雨林温室中,利用当今最新科技,历时一年多的不间断拍摄,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一个神奇而壮美的植物王国。 说起植物,我们往往会想到在泥土中扎根、从花苞里抽芽、汲取养分生长、开出花朵、长出果实;又或者还会联想到花丛中来回穿梭的蜜蜂和它们酿制的美味蜂蜜;想到五颜六色翩翩起舞的蝴蝶;想到春天的绿意盎然、夏天的百花齐放、秋天的无边落木、冬天的一抹寒梅。但影片将时间的流速改换到植物的标准来探索它们的生存方法,在快进的时间镜头下我们发现,植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逆来顺受,安静淡然,它们也是好斗的、攻击性一点不比动物们差,叶子植物为了获得最充分的光线和生长空间,它们奋力争斗,叶片相互覆盖,花瓣冲刺般的伸展、打开,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好的出发点,而藤蔓类植物同样伸展着自己的躯体,依附在其他植物的枝干上搭“顺风车”。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每当上课铃响起大家涌入教室,老师讲桌下的“黄金位置”总是挤满了希望能多学到一些知识能更方便听讲更好的充实自身的同学;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时,我也总会尽可能的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一面,尽自己所能对赛事内容的各项要求进行完善、展开甚至升华,努力表现自己、突出自己,使自己能在比赛中得到关注与认可,进而脱颖而出,取得最后的成功;即使是在各种非个人的集体活动或者是某些个人力量所不能及的情况下,也要学会依靠集体或者同伴的力量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沉淀自己,为将来能牢牢把握住机会、不让机会从手中溜走打下坚实基础。学习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我从植物的身上学到要不怕竞争、正视竞争、勇于面对竞争、发展自身优势努力取得最后胜利的精神同时也从藤蔓的身上学到了要善于合作、重视团队协作、依靠队友和伙伴等其他因素发展并完善自我的方法。这让我感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处事方式。 影片还详细描述了各类花朵为了更好的授粉而改变自身外貌特点,从而吸引昆虫降落在花朵上采蜜,继而完成授粉,比如亚马逊睡莲王会在昆虫采蜜时完全闭合,将昆虫关闭几个小时,以保证绝对的授粉结果;又比如小兰花的底瓣进化的看来像一只蜜蜂,人们曾以为是为了警告牛使其不去吃它,后来被发现其实这是模仿一只雌性蜜蜂,在吸引雄蜂来交配,而且它竟然还能产生一种和雌蜂寻找雄蜂交配时发出的一模一样的气味;而这之后对西番莲与它的昆虫授粉者的描述更让我感到惊讶,袖蝶在为西番莲授粉时会将卵产在叶子上,而孵化出来的幼虫会已叶子为食,从而危害西番莲的生长,于是西番莲进化出了保护自己的方法,它在叶子中产生毒素,而且把毒素藏在体内,除此之外还进化出了第二道防线,有一类西番莲的叶子仿佛是一群蝴蝶一样,这样的拟态会让蝴蝶产生没有栖息处的错觉,甚至从它的叶子上可以看到更加惊人的细节,它通过叶子上的小黄斑模仿蝶卵,让雌蝶认为这些叶片已经被占用了,从而避免了危害。这简直令观影中的我感到神奇和不可思议!同时影片中的这些现象如今回过头来仔细思考却也非常值得回味:亚马逊睡莲王的事例是否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保证要达成的目标得以顺利实行并最终达成呢?而小兰花的底瓣模仿和产生气味到西番莲的叶子拟态,不是恰好能表达一种在艰难环境中不抛弃、不放弃、不屈服,勇敢的从自身开始改变,进而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行为方法么?授粉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在镜头的放大与系统的研究下,竟然如此令人感到震撼与感慨,这好像又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生活中不要忽略细节和小事的重要性,小事之所以觉得它小,可能只是我们研究理解的不够深刻,对一件事一个细节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超出自己的想象。 影片中我的最爱就是用快镜头来展现植物生长和轨迹,即使几天过去,每到夜晚闭上双眼脑海中就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嫩芽从泥土中倔强的探出头,然后慢慢的长高,叶片从花茎中慢慢生长出来,一开始只是小小的一点点,渐渐的有了叶子的形状并向茎干旁边散开,起初整片叶子是蜷缩着聚在一团的,在向四周生长的同时,卷状的柔软的新叶缓缓的向周围舒张开来,页面上每一条纹路都在镜头的诠释下清晰可见,是那么的美好,处处都散发着生的气息;叶子长成之后就是开花了,起初只有一个大概的形状,在镜头的流畅表达下逐渐变成花苞,一片片花瓣的样子慢慢形成,刚开始开花的时候,从顶端打开一条条缝隙,最外层的花瓣向下展落,等到完全打开,里面的部分却又不着急似的在那停住了,好像是还没有做好绽放的准备,又仿佛在等待一个契机,突然就跟越定好的一样,所有的花瓣齐齐向四周打开、展平,整个花朵终于绽放开了,露出中心的花蕊,变成了最完美的样子。睁开眼睛,长长的舒一口气,感觉此时此刻,宁静而又美好。 在整个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中对植物的种子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3D显微镜放大两百倍的情况下,种子的表面结构异常复杂,没有哪两种是一样的,同时用举例说明有些种子结构有明显功能,例如有的种子上有一小包有营养的脂肪,能让蚂蚁将其带回地下的洞穴里,蚂蚁食用了脂肪,而种子得以在地下生长;而像兰花的种子,它们像灰尘一样被风吹走,吹到很远的地方生长;还有像火焰草一样用风传播的种子,有着蜂巢般的结构等等。但更令我吃惊的是影片之后提到的事情,生长在南非的针垫花种子,辗转两百年之后,在邱园中发芽成长了,这表明种子在没有外界帮助时也可以存活很久,而这种耐久力也激发了邱园最新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力求所有种子都能在这里被找到。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整个人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如果说之前对种子的举例说明只是让我觉到种子跟之前的植物授粉有相似功能即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那么两百年前的种子在两百年后的今天发芽长成,让我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感慨生命的顽强、伟大和奇迹,只要不放弃,就会有一线生机,只要一直坚持,就能有活下去的希望!一颗小小的种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自己呢? 观后感写到这里差不多该结束了,其实我还有很多的感想没有说,还有很多的体会来不及一一提及,值得思考和体会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整个纪录片的拍摄不就也告诉了我们要能够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么?用植物标准的时间流速看待植物的生长,研究植物的特点,我们就得到了一系列全新的认识和观点。整个录片通过邱园这个小型热带雨林生态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又震撼人心的植物王国,通过这次观看,让我对《植物学》这门学科有了相比之前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加浓厚的兴趣。 最后说句题外话,纪录片的导演大卫爱登堡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偶像,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事业最巅峰的时期辞去所有的管理职位走向大自然的怀抱和认知世界的旅途,用54年的时间拍摄了二十余部电视系列片,被认为是人类旅行旅程最长的人,他的作品部部都美轮美奂,就如同这部《植物王国》一般,每一帧画面都展现给我们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粹的魅力,这也是纪录片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d0959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