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作文

时间:2022-07-13 05:01: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智若愚作文



大智若愚作文(一)

“聪明”与“愚蠢”是一对反义词,但“聪明”与“愚蠢”其实很相近,聪明的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所以他们会继续努力,变得更加聪明;愚蠢的人认为自己很聪明,自负自满,变得更加愚蠢。其实“大智若愚”才是“聪明”与“愚蠢”真正的关系,所以“聪明”与“愚蠢”不仅仅决定于智商的高低,更多取决于为人处世的方法。对于“聪明”与“愚蠢”,中国有两句古话表明了中国人对这两者的看法,一句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另一句是“难得糊涂”。

能够最好证明第一句的历史人物是杨修,他聪明吗?当然!但聪明如他,最终又是怎样的下场?还不是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莫须有的罪名给杀了!杨修的确很聪明,可他只是智商高于常人,不懂得做人。

(接下来是我的个人见解:既然杨修那么聪明,能够猜透曹操的心思,那他怎么会不了解曹操的性格,那么聪明的他为什么会不知道锋芒毕露的后果?)而人的一辈子不要太精明,能够难得糊涂未尝不是一种福气,精明有精明的烦恼,糊涂有糊涂的好处。其实,人只要大事不糊涂,小事糊不糊涂就不重要了!再说回“大智若愚”,真正的大智慧在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眼中是很愚蠢,殊不知那群人才是愚蠢至极。

聪明的人懂得学习他人的智慧,努力将他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并以他人为目标勇敢超越;愚蠢的人只会拒绝他人的智慧,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自以为自己无人可以超越。聪明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愚蠢的人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缺点,自以为是。

聪明的人会说好话,但是在适当的时间;愚蠢的人也会说好话,但总是在不恰当的时间!聪明的人会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说出正确的话;愚蠢的人会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说出错误的话!

真正的智慧不是在平常的时候耍些小聪明,而是在人们需要的时候贡献才智!希望每个人都能“大智若愚”,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聪明人,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更切忌自以为是!

大智若愚作文(二)

提起《西>游记》,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说起我师兄“齐天大圣”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神通广大,聪明伶俐,十二分的能干。而说起我猪就是愚笨懒惰,好吃贪睡,喜好女色,害怕困难,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你就会发现真正聪明不是那猴子,而是我大智若愚的猪八戒。

他们说我长得丑。那是因为当年我调戏天上第一美女—嫦娥,受罚错投了胎(那也


是身不由己啊),脑袋上长着两只倍儿大的耳朵;大大的鼻子长在了脸的中间;脸颊上的一堆肥肉把眼睛挤得眯眯小,顶多只有弹珠那么大;滚圆的身材,还挺着一个忒大忒大的肚子。一副长嘴大耳的模样,在师徒四人中,我长得是最有特点的,我曾说过一句名言:“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有才呀!

他们说我懒惰。好吃贪睡,可这是天性啊。犁地的是牛,拉车的是马,在大街上被耍的是猴。我老猪生来就是福相,过惯了饭来张口的日子。骂我是“呆子”,像化缘要饭的差事历来都是那猴子去干,他要来的东西我享用的最多。如果偶尔让我去,我就找个地方睡大觉。我老猪乃天蓬元帅下凡,出身高贵,怎能去干那低三下四、丢人现眼的事儿?

他们叫我“猪无能”。西去的路上,那可是前无古人的危险旅程,各路妖魔鬼怪花样百出,稍不小心,就会被蒸了煮了。所以,降妖除魔这种玩命的勾当,能避则避,能躲就躲,装傻充愣,不妨“无能”。记得那次小报告打的有点儿过火,师父把猴子赶走了。路上师父又被妖怪捞了去,为了避免危险,我上演了一出“猪八戒义激猴王”的好戏。到了花果山,随便编了个顺口溜:“什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啃了他的骨头,吃了他的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鲊着油烹!”。小使激将法,那猴子就乖乖地回来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谁无能?

十几个春秋,一路艰辛,终于到了灵山。受封的时候更显现出我老猪是有大智慧的人!你猴子不是好勇斗狠吗,封个佛还是“斗战胜佛”。八戒我受封“净坛使者”,享尽天下美味,连佛祖都说是美差啊!

谁敢说我猪八戒不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大智若愚作文(三)

这个问题,在我初中学习《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时,就埋下了种子。直到今天,它才变得清晰、明确。

不可否认,愚公移山的>勇气、决心、毅力、恒心是让人深为震撼与佩服的。以至天神为之感动,命令山神搬走了那两座大山。从此愚公一家出入时再也不用绕远了,真是省时省力,大快人心!于是愚公的光荣事迹被世人传颂。大家纷纷向愚公投来赞许的目光,褒扬的话也如八面来风,狂吹不止:愚公不是真的愚,而是大智若愚!„„

面对这众多的褒奖,我很不以为然。如果让我选,我会站在智叟那边,但智叟太不善言辞、太不争气了!愚公只用一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溃也”就让他无言以对。愚公啊,真真的辩才。这一句话,了了数字,不单赌住了智叟的嘴,更为自己赢得千万人的赞扬,赢得了百世芳名!然而,“聪明”的愚公却没有想到,这表面的智慧下面,隐藏着多么大的问题!

那太行、王巫二山,乃是方千尺、高万丈的大山,要从它们之间开出一条通路,其工程之大,可想而知。更何况这开山的人,竟然是一个“不能损葵父之丘”的年近90的老人和那么有数的几个村民呢!且不必说开山凿石的艰难,只看他们安置土石的地方,


竟在千里之外的东海,还用簸箕收、用小推车运,一年才往返一次!呜呼!其效率之低另人叹息。这样下去,要运到何年何月!虽说是“子子孙孙无穷溃也”,村民不用担心死前完不成任务,因为还有儿子、孙子。但他们有没有想过,难道自己这后半生就只为搬运土石而奔波劳累,一年才回一次家、刚到家就要走吗?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在去东海的路上,吃什么,穿什么?,所用盘缠从何而来吗?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孙刚懂事、刚有点力气,就要继承他们的劳苦,直到年老力衰再同样把苦难传给下一代吗?难道儿子、孙子们不用去读书明理,要和他们一样种一辈子种地吗?(若是凿山或者搬运土石,连地都中不了)。难道他们这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每一代的老小每天都要围着这两座大山团团转,而没有其它的追求和乐趣了吗?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有凿山运石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全村的人早就搬到别的交通便利的地方去了吗?„„停!退一万步,这些问题都暂且不提,单说他们的生活问题:每天只一味的凿山、运石,谁去耕地?谁去纺织?难道这些都要交给他们的妻子吗?好,就算是妻子们干,她们从此就要白天种地,晚上纺织,又要照看孩子,又要为丈夫送饭送水,没有一刻清闲。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和《石壕吏》〈兵车行〉中所写情节有何差异!只不过是一个从军,一个凿山罢了。哦不,开山的尚可晚上回家,而从军的不是战死沙场,就是“便至四十西营田”。但从军的走则走已,不用妻子承担衣食,而凿山的或运土石的呢?呜呼!这么重的担子,全部压在妻子的肩上,于心何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a6ecd9c281e53a5902ff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