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诗意的修行 ——我的寒假读书体会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诗意的的修行,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坚信,教育是一种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智慧的种子,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梦想的彩虹,需要思想与知识的启迪。“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推开学生,自己被碾在车下,她失去了双腿,却保护了孩子;“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教授在新疆支教期间不顾病情恶化,坚持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他失去了生命,却让民族关系生机勃勃;“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20余年坚持为学生摆渡,撑篙划船的动作做了近4万次,他没有锦衣玉食,却把留守儿童摆渡到梦想彼岸……留给自己满头霜发、无数细纹,却让学生们在成长中亲吻快乐,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也能看见精彩未来。他们的生命短暂而绚丽,但是他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教育是一种修行,第一步,我认为便是修炼自己面对教育的态度。有很多不幸,不是因为不幸而造就的,恰恰是我们的心境让我们视那些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为不幸。而这,才是不幸的根源所在。就好像一位女士,因为生活的不如意,因为工作的不如意,而将更多地对幸福的期待和对成就的期许,转给了自己的下一代,用尽心血去培养一个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孩子,然后让这个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遗憾。或者,是一位父亲因为社会视角下的自己不够完美,而完美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断向完美靠近。这两种情况诞生在许许多多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带着如此心境的父母,当他们面对孩子时,多数都会面临无数次“战斗”,并最终在与孩子的拉锯战中,无奈的接受自己的退场。也许这是他们最遗憾和痛苦的事,却殊不知,这一切的根源,恰恰就是深埋于心中的,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幸福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启迪和点燃,而不是一种人生观对另一种人生观的战胜或占领。而如果作为教育这本身的生命观,都已不再是积极乐观,那么又何谈启迪。生活中,我能看到许多纠结的妈妈,领着一个还未真正领会人生,就已经纠结无比的孩子。也会看到一对愁眉苦脸的父母身边站着的要么飞扬跋扈,要么面无表情的少年。如果这一切真的应验,那育人之前,我们首先要努力育己。作为名教育工作者面对教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被教育者对待学习的态度,甚至这个影响的过程,不需要道理,不需要语言,而就在一个个教育的细节中,复制在了学生的身上。如此说来,想教育出一个个乐观向上的学生,身在在繁扰复杂的生活面前的我们修炼自己的健康淡定的心境,是多么重要。 教育是一种修行,因为我们与孩子,互为镜子。一个热爱生活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出多才多艺的学生的例子也数不胜数。如果说教育是一种陪伴,那孩子与家长,孩子与老师,也一定是互为陪伴者的,一个孩子需要成长,而教育者,更需要成长。一个人的成熟,不是因为他的年龄,而是因为他的经历。在教育的历程中,我们与孩子,拥有的是共同的经历。如是所说,那么我们希望孩子修炼的,也正是我们要去修炼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投机主义的面对生活时,便很难教会孩子执着与坚持。一位农民父亲或许教不会孩子知识,但他却用自己的修行,教会了孩子勤恳,这个教育,甚至比1000个英文单词,更有价值,却更难培养,因为,他是从教育者的自身修为开始的。 教育是一种修行,因为,没有人能替代别人成长。孩子的人生,与我们的人生是平等的。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越来越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而为人师长的我们,究竟在与孩子共同的岁月中做了什么呢?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支持他们走向人生的期望之地。而教师最终留下了什么?我想留下的不是孩子成才的骄傲,而是一份共同经历的美好岁月,同时,也是随着与孩子的相守,而让人生不断丰富和圆满的过程。 我们无法控制另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我们可以沉淀自己,积淀自己,教育的圆满,不是因为索求都被满足,而是内心的充实,甚至,是一种不断追求的动力。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在我心里,便是圆满,因为我坚信教育是一种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f98129312b3169a451a4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