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文学评论 读完《恶意》,才算真正认识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情节结构独特。 《白夜行》中男主和女主的两条线索并没有任何外显的联系,而内在又实时关联,两条线索的起点就是真相。《嫌疑人X的献身》最终将石神的“献身”方式和原因揭露出来时震撼读者。《恶意》的结构也独具新颖,通过加贺和野野口的手记记录整起案件。没有高深莫测的犯罪手段,东野圭吾擅长于通过推理小说揭露人性,每一起案件和阴谋实际上就是人性某一面的折射。而《恶意》就是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嫉妒、毁灭与恶意。 彻底毁灭一个人,就是让他身败名裂。 直到揭露真相的那一刻,读者才发现小说从头到尾就没有对日高的正面描写。野野口对日高的毁灭从“毒猫事件”就已经开始了,读者从一开始就已经步入到野野口所布置的陷阱中,野野口就是要让日高身败名裂,杀死他只是第一步。我们不知道日高现实生活中的样子,不知道他在死前是如何面对面前的这个杀死自己的凶手的,受害者从一开就被杀死了,无法发声。我们一直在从他人口中得知日高,从一开始野野口为日高塑造的阴暗狡诈的形象到从他人口中得知的日高的善良宽容的形象。死人永远闭上了嘴,而是好是坏完全存在于活着的人的口中,或许功成名就、或许身败名裂。 你在毁灭一个人的同时,也在毁灭你自己。 杀人的决心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任何障碍都拦不住他。 ...... 杀人也是如此! 东野圭吾并没有将野野口的犯罪手法写得多么巧妙,而是将重点放在野野口隐藏的犯罪动机以及犯罪决心上,这更能为读者展现出人性内心的恶意。犯罪动机与犯罪决心相关联却又不同。犯罪动机导致犯罪的开始,但在犯罪过程中,拥有多大的犯罪决心才是导致犯罪的关键。野野口从小受到的影响在其内心埋藏了深不见底的恶意,而这恶意被无情地释放到了日高邦彦的身上。在野野口找到犯罪动机之后,便决心要毁灭日高,而自己不久于世的消息更是坚定了自己的犯罪决心。或许有些罪犯在犯罪过程中内心多少有所动摇,但野野口至死也要毁灭日高。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堵上自己的人生,也要达成目的。 值得读者反思的是,这种恶意是真实存在的,小说只是将其揭露出来放在那,而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因为人内心的恶意而祸及无辜的人的事件发生。这种现象遭受社会的谴责,却永远无法终止。就像“素媛案”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将人心的恶意公之于众,根植于他人的内心。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有光的地方必有黑暗,即使再微小,人的内心还是会有那一点点的阴暗面永存。这极小的阴暗面有可能迅速扩大笼罩一个人的内心,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其实,生活中的我们,都会不时地表现出内心的恶意。网络暴力、无知地跟风带节奏、心生嫉妒、束手旁观怕惹是生非......这些都是内心微小的恶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283488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