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穿越古今的对话 作者:陈淑亚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年第02期 摘要:新课标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因而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文教学。笔者试从“古诗今译、古体今写、古诗新唱”几方面作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古诗今译;古体今写;古诗新唱 中图分类号:G633.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107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作为古典文学的巅峰,已成为烙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文化印记。而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将原标准中“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增加到72篇,提高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显然,新课标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轮新课改中,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那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文教学呢?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央视创意性文化节目的迅速走红,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传统文化,才能赢得时代的认同。《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与流行元素结合,开辟了诗歌传承的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为我们高中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借鉴。 一、古诗今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中生已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又学习了一些现当代诗歌,有了一定的文学积淀。学生通过品读诗词,引起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古诗今译,即用现代诗诠释古诗。一些隐晦的诗句通过白话翻译,显得明白晓畅。古诗今译对高中生有一定难度,可先借鉴他人的创作。这样古为今用,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结合,既是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又开发学生潜能,何乐而不为呢? 二、古體今写 《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常言道:“诗言志,词言情。”我们游览山水,情感被眼前景致所激发,不由想到一些古诗句。有时直接引用,有时化用一些古诗句。当引用诗句不能贴切地抒发情感时,我们可用古诗体例来表达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3f41d4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