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内容梳理 1.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谦虚、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的谋臣形象 2.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3.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 (1)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 (2)诸葛亮认为刘备在 内政 和 外交 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4.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①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 原因:诸葛亮看出了曹操的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因而作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 ②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原因:孙权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其地位也比较巩固。他跟曹操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大,据此,诸葛亮又做出了“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 ③荆州、益州:夺取、占领荆州、益州 原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个天然的粮仓,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占领这样的战略要地,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霸业”自然就有了根基。接着又引用汉高祖凭借益州这块根据地夺取天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论证了夺取益州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又看到刘表、刘璋这两个集团的弱点,指出刘表必然“不能守”住荆州,而刘璋的内部也极不稳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恰恰给刘备提供了可乘之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号召力。 ④诸戎、夷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原因: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 5.“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选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 6.在对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7.刘备自身的有利条件: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8.简答:(3分)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孙权“贤能为之用” ⑧刘备“总揽英雄”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答: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9.学了《隆中对》,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 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 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10.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吗?以小标题形式列举两例。 草船借箭;空城计;舌战群儒 1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正面:诸葛亮隐居及答问过程 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侧面: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 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12.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千古奇谋隆中决策 下联:万世流芳南阳诸葛 13.文章对曹操的刻画虽不过寥寥几处,却使曹操的形象跃然纸上。请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并写出《三国演义》中三个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奸诈、狡猾、善于用人 煮酒论英雄;大宴铜雀台;挟天子以令诸侯 14.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但他隐居待主的做法在当今社会是否是上策?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当今社会竞争极其激烈,即使你是人才,也应勇于毛遂自荐,不能等机会,而是要努力的为自己创造机会,为国家多做贡献,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15.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三顾茅庐 16.文中提到的“管仲”,是春秋时著名的谋臣,你能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成语或典故吗?老马识途 17.请写出与徐庶有关的一个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18.请写出与张飞有关的两个故事情节。怒鞭督邮 大闹长坂坡 19.写出四个与关羽有关的故事情节。 刮骨疗毒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义释曹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48bd2581c758f5f71f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