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纯纯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 ——推荐《向孩子学习》一书 放学铃声响起,看着孩子们从身旁一蹦一跳地离开,作为老师,我知足而且开心。拖着疲惫的身躯,我回到了办公室,俨然有个家长已经等我很久了,一脸的怒气。没等我坐下来,家长就开始向我抱怨自己的小孩坏习惯一大堆,好吃懒做;脑子挺聪明,可是他的聪明劲总使在“歪处”,要是把心思都花在学习上,那学习成绩肯定错不了…… 没听家长说完,我就陷入了沉思,源于我刚刚看完的一本书,是同事向我推荐的,书名是《向孩子学习》。 这是一本亲子教育系列的书,由青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老师主编。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作者提出了“成年人向孩子学什么”的问题;其次是提出了“成年人为什么向孩子学习”的问题;最后作者还提出了“成年人怎样向孩子学习”的问题。此书以大量的事实,向读者描述了20世纪末中国社会在代际关系或文化传承方面出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大威严的父母在自己小孩的指点下“怯生生”地打开电脑、移动“鼠标”;即使是学富五车的大学教师也被自己上小学的孩子问得“哑口无言”……这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让我刮目相看,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另外一面,而这一面,正是我在教学生活中所忽视的,也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尚未体会到的,它改变了我对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世俗看法。 记得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世界是未曾发现的美洲,孩子就是哥伦布,带人到新大陆。”陶行知先生也曾写过这样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的确是这样,《向孩子学习》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并哇哇大哭起来。 这种情况下,我们大人一般都会这样处理:赶快跑过去哄,给孩子拍去身上的泥巴,嘴里说着安慰孩子,要孩子停止哭泣的话;或者鼓励孩子:勇敢点,自己爬起来,不哭;再不就朝“地”出气,说这地真坏,看我怎么打它…… 而书中的小女孩是怎么处理的呢?她一看到跌倒的小家伙,先愣了愣,接着,跑了过去,装着一下子跌倒在那小家伙身边。她虽然“跌倒”了,可还是“咯咯咯”地笑,那小家伙一看到小姐姐,也笑了,抹抹眼泪,又和大家玩了起来。 天衣无缝,不是吗?小女孩没有进行过多的考虑,只是很自然的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小家伙的,而且充满灵性,没有任何刻意。 看着这个小女孩的做法,再对比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促使我进行反思:她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是始终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者的身份。共同的遭遇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透过小女孩本身,我看见了担当班主任工作的我,对于有行为习惯偏差并屡教不改的学生来说,不妨学学故事中的小女孩,去感同身受——蹲下身子去倾听,去了解。只有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用学生的目光看世界,用学生的心体味他们的喜悦、焦虑、欢乐和悲哀。因为我曾经也当过学生。在我们俯下身去相信学生、赏识学生、解放学生的时候,才会发现在他们身上还有更多闪光点。 看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其实有很多被我们忽视的事情,在孩子们眼里都是非常应该,非常普通的。书中的大人们都是心里明白应该这么做,但是经常被通常的做法所蒙蔽,等到从孩子身上得到提醒或暗示后才恍然大悟。其实孩子们也许自己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他们却做到了,相反,大人们也许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如果我们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是在慢慢的同化我们的孩子,难道要等到现在的孩子长大后再由他们的孩子来“教一教”他们?简单的思考问题,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用一颗纯纯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简单点也未偿不是一件坏事呀。 看着这位还站在我面前喋喋不休的家长朋友,我突然又想到,曾几何时,我们成人都在以这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企图去同化、统一孩子的思想,并想尽一切办法将孩子送上“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的独木桥,希望在孩子的身上结出自己想得到却未曾得到的果实。想到此,真是惭愧万分!我想,我应该把《向孩子学习》这本书借给这位心浮气躁的家长朋友,一起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耐心倾听,一起发现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5d554e0b4c2e3f572763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