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800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哲学高度思索生活 其实《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早买了,可由于种种原因,我让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柜里, 把它忘的找八国去了。直到这个寒假,老师说除了必读书籍还要阅读其它任选的书目,我 才在书柜里翻箱倒柜,把这本被我遗忘了很久的《苏菲的世界》拿了出來,开始细细品读。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夭放学回 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上而仅仅 写着一一你是谁?一一世界从哪里來?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 步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來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 眼底展开。 可以说,《苏菲的世界》完全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來阅读,绝对能使你受益匪浅。另 外,本书的小说部分,苏菲所经历的一系列怪异的事情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 丽丝盟友仙境》,让我们沉迷其中。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着书的一个引线,穿 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 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 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作者乔斯坦•贾徳实在是一位阐释与表现的高手,他居然让人像读侦探小说般地把个 儿千年的哲学史一口气读下去。他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 女席德和她的父亲。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 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所谓形而上的问题。 对丁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丁苏菲的导师给苏菲的名为奇怪的生物的一封信, 上面讲到的关于兔子的比喻,我感觉实在再恰当不过了,非常适用于我们现在包括小孩, 大人的生活。一个嚎啕大哭的婴儿刚來到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用奇特的 眼光面对着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就好比生长在兔子细毛的顶端,他们惊讶于种种事物。可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打拼,不断的前进,也就越來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往那层最舒服 的毛皮走区,丁•是,他们就在那儿安居乐业,感觉非常束缚,不员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 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危险的一步,其中有些人掉下來失败了,但有些人死攀着兔 毛不放。可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的深处,尽情吃喝的人们却依然在讨论他们一尘不变 的话题:今夭股价涨了多少?某某蔬菜现在是什么价钱?……一系列家庭的琐事,放在他们 的嘴里,就等同于嚼一块泡泡糖那么有劲儿。乔斯坦贾德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教师,十分幽默的教师,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比如书 中有儿幕中加入了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童话人物,像小红帽,爱丽丝之类的,很可爱的 想象。还有他的授课方式一一写信,对话(至于那影碟,我们看不见,只有苏菲知道这是 什么感觉)与其他哲学书相比之下特别多姿多彩,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久很久了。 所以说,我们要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出來,不要只满足与此时此刻的舒适温暖,泡 在蜜罐固然爽快,但那会渐渐磨掉你的意志。我们不如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兔 毛的最顶端,再度以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脱离了少校的控制,最终获得了成功。被创造者的安排下逃出了创造出的世界,同时 也逃出了创造者的安排。这个小小的扭结,使人有一种糊涂的感觉。真实其实就是虚幻, 二者无法分开。小说原本就是虚幻的,必须用心去承认小说里所谓的现实世界。唯有这样 去读,才能把口己融入到小说中,体会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激起共鸣,最大限度地去体 会作者的原创动机。可是当我把小说中的世界当成是真实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竞然搞 出了原來的世界也是虚幻的现实。在那一刻,冲击在心间的感觉竞是昨夭己成虚幻,一切 事情在我脑海中好像都变得千奇白怪,一个乂一个版本在脑海中浮现,到底哪个版本是真? 透过这部小说,我仿佛看到了,黄土高原那些村庄河流,还有那一孔孔的窑洞。小说 中的每一个人物,在路遥先生的笔下是那么的生动而富有感情色彩,深动地刻画了陕北人 民勤劳,善良,朴实,坚强的优秀品质。路遥先生用恰到好处的文字阐述了小说深逢的内 涵,直取至美的真意,塑造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好像都让我置身于现场看到一样。 我看到小说中一些人物遭到不幸时,眼睛里也盈满了难过的泪水,同时也联想到了口己, 曾经不幸的命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654d735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