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山月在天随笔散文 云在青山月在天随笔散文 秸秆燃烧发出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厨房,伴随着婆娑缭绕的烟雾,在昏暗的月光下,不由自主充斥进我的熟睡的呼吸道里,有些呛人。 这个时候,我醒了,母亲没有开灯,房间窗户里透过来的月光,刺着我的眼睛。 元宵节过后,是我北上求学离开的日子,母亲在凌晨四点就起来做好了饭,其实在平时,她也很早就起来做饭了,只不过我怕耽误行程而被迫醒过来了,在回家里的这段时间,都是睡个大清早才起来,母亲为了等我吃饭,往往饭菜凉了…… 想到这里,心里难免有些哀伤,身体躺在布满烟雾的房间里,痴痴地看秸秆燃烧发出的烟雾缭绕,这其中,充满着一个家庭这些年所有的故事! 农村的一切,还是那么原始,原始之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崎岖,交通不便,依旧是刀耕火种的日子,但我们对一个家庭的感情却是不会磨灭。月光下忙碌的身影,因岁月而留下的苍老背影,何尝不像那老去的秸秆,为了照耀光芒而发出最后的预热而不予余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我遐想之际,母亲又加了一把秸秆进炉灶,浓烈的烟雾腾云驾雾就进了我的鼻孔,我咳嗽了几声,这个时候母亲知道我醒了,连忙拿木板挡住了炉灶孔,顿时烟雾少了很多,母亲推开房间的门,叫道:“孩儿,饭好了,起来吃饭了,一会客车怕赶不上了。”声音中充满着不舍和温柔,说完又用温柔的手把被子理了理,似乎想让我多再睡一会儿。 待她转身后,情不自禁的热泪淌在被窝里,那是一汪亲情的温柔,流露在这个月色朦胧的夜里,索性擦干净起床,尝尝一年才能品尝的母亲饭菜,总是要离开的,何苦难为泪水呢。 这些年在外,一想到家里,心里面就莫名有些悸动,小时候一家人过着没有觉得,远离了,往往心里上就有些牵连,虽然时刻在保持着联络,但那份牵挂是必不可少的。 从桌子上摆放的菜肴来看,我在他们心中的位置,比什么过节,过年,分量高出太多,过年过节他们在家也是平时那样过着。但也许是没有团聚的原因吧,我不敢去想,某些事,越想,心里越是难受,我的情商,不敢再去多想,感情丰富的孩子,活的悲伤。 月光静静的’打在餐桌上,菜肴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空气里弥漫着猪油炒出的香,这可是在外面不能尝到的美味,可是在这个时刻完全没有胃口,但又怕伤了母亲的心灵,还是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埋头间,眼眸里滑滑的,假装没有发生。 很多东西,不能替代就是不能替代,我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和父母在我心中的位置。这种牵连,是因为距离,也许,距离能够加深这种心灵上的情愫吧。 我在他们的心中,就是那星空的皎月,任谁捧在手里都会疼爱和怜惜,而他们自己,却是那皎月下,黄土上的云彩,只在自己的土地里和月光下,守护着庄稼,守护着月光。一辈子在田地里,做自己的耕耘,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业吧。 我的事业,他们不懂,往往了解一下,知道我过得怎么样就不会再细探讨了,只会在其他村里人才骄傲的提起,每一个父母亲,亦不过是如此,只是自己父母的情感,只有做他们的孩儿才会明白。 我是皎月,注定远离那在底下浮动的云层,在天空飘浮着,静静地洒下些光芒,试图留着他们那年轻的容貌,但岁月无情,总有那骄阳洒下烈日,日子旧了,汗水流得多了,渐渐老去,原本焦黄的脸颊上面覆盖了一层黑黝。 这就是父母,孩儿长大后,你们的身影,就永远伫立在我心中,永远不能抹去。 母亲不喜欢和她作对的骄阳,它会抹去光彩。母亲喜欢在黑夜里醒来,她喜欢月亮,喜欢那份幽静和相思,那暗夜里,初了安静,就只有牵挂的心跳,在黑夜里,母子连心,共同诉说那说不完的情。 陪了家人吃了这顿饭,再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团聚,一个人在异乡,独自的生活,在期待和憧憬中,寻找自己的归宿。 母亲提着我的行李出了门,这个时候天刚刚亮,冷风微微吹过,母亲有些咳嗽,行李她非要拿,争执不过,只能继续前进,也许,爱本来就不是不被理解和理解的,更多话语,亦无需释解,想想母爱,也这样释然了吧。 爬了几座山川,走出曲折坎坷的山路,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横穿大山之中,我,从那个有马路的地方消失。 这个时候,骄阳升起来了,皎月就消失了,母亲不知道它去了哪里,只是知道,很远很远,找不到方向。 从车窗看回去,那孑然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瘦小,母亲追了几步,又停了下来,这个时候,列车已经拐了弯。 母亲看到大山和云彩,唯独看不到我的身影,悻悻离去,这个时节,又该是翻土的季节了吧,为了来年的玉米,不得不努力。 不知道来年,秸秆烧出来的饭菜,何时能够尝到,想到这里,又想到那漆黑的厨房里,秸秆燃烧发出的缭绕,在思绪里,慢慢变淡,化为了漫天的云雾,几丝白发,添在母亲苍老的头上…… 蒙蒙胧胧中,汽车在崎岖山路行走,马达轰鸣声似乎很吃力,看就是这个现代化的东西,送走了一批一批的年轻人,他们在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我,仅仅只是其中之一。 走远了,青山上静静停留的云彩在骄阳的照耀下沸腾起来,它一天的奔波,在骄阳的毒辣催促下,开始了它的使命…… 云在青山月在天,命运在地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67d7697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