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进入大学以来,我的感情世界逐渐丰富而敏感,渴望与人交往,获得友谊、尊重和理解,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同甘共苦、无话不说的知己,因而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与迫切的要求。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兴趣爱好造成了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得我产生了戒备,甚至形成闭锁心理,不愿轻易向人敞开心扉。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它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互相之间的情感联系。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必然与他人发生联系,产生交往的需要。就心理原因而言,人际之间交往活动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特质 1.个性差异性:个性是指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思想、信念、世界观、性格、气质、能力等。 交往中,如果我们面对一个人热情、诚实、亲切、温和、面带微笑,具有较强能力的人,一般讨人喜欢,我们易于接受他而与之交往;相反,一个冷酷、富有心机、欺骗、无能力的人就会令人生厌,于是我们回避他,疏远他。对于一个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嫉妒诽谤的人和一个诚实正派、心诚意善的人,显然我们喜欢和后者结交。可见,良好的个性品质易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良的个性品质则会影响正常交往。 2.个性相似性程度 彼此之间态度,价值观,兴趣以及人格特质的相似性变成影响友谊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在羽毛球场认识一个与我技术相像的人,聊了会,发现性格特点也相似,现在我们已经成为知己。如果双方价值观不同,你看不惯他,对他不感兴趣,别人也看不惯你,对你不感兴趣,也就难以建立人际关系。 3.个性互补性 互补性需求上的互补,及一方所需要的,正式另一方所能提供的,或一方所缺少的,正是另一方所具备的,也都可能导致彼此间的吸引。例如:我没有主见,自我控制力不够,因此我找了个女友是个主权型的,一切听她的,对我严格,就像我的母亲。 4.行为近似 言谈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越相应近似,越易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5.外表 在其它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外表较具吸引力的人,比外表较不吸引力的人,来得更受人喜爱。例如:我星期天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课,本来是个中年男子,男生听他课一般不会抬头。后来换了一个20几岁的年轻美貌的女老师,男生就听得异常认真,而且时不时的抬头。 二、表达能力 人际交往中,最经常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语言,学会说话 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的分寸;不讲不该说的话;在讲话中注意幽默感则能增加人际吸引,克服尴尬场面;在谈话中,注意谈起对方感兴趣的事情和最为珍视的东西,使之高兴,你也不难与之接近了。如果你说话夹枪带棒,敲敲打打,或者出语尖酸刻薄,言外有意,或者冷言冷语。这样说话常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有时还会带来口角甚至不良后果。难以使你与别人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例如:在路上别人撞了我一下,我说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哦,就能缓和那个场景。如果我说你怎么开车的,没学过开车呀。这样回答很难缓和那个场景,容易发生争吵。 四、自我认知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看法。 例如:我觉得自己是外表过得去、较为聪明,有责任心的一个人,在后来的生活中通过别人评价也证实我的想法是正确的,使我具有跟他人交往的勇气。 2.家庭自我 家庭环境对于我们的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结构的家庭,父母教育精力的投入,父母教育态度都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例如:我父母教育孩子以不依靠任何人的观点,独立自主为主,我长大后现在就很独立,任何事情都自己解决,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就阻碍了我的交往能力。 3.认知偏差的影响 在人际认知上的偏差及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缺失是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内在根本原因。首先,在学科教学中很难获得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上的指导。其次,在宿合管理中,学校主要偏重于对学生遵守纪律和制度方面的管理,而对于学生之间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不重视,尤其是宿舍内人际关系的问题。使我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个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无法学习和改善。 4.自我坦诚 人际交往中,因此除了对自己、对别人有一个适当的概念之外,还需进一步开始与人互动,经由彼此的自我坦诚,让对方知道你,让你知道对方。经过自我坦诚,我们才能与别人作有效的沟通。 例如:我与女友的恋爱初期,我写了一封情书,包含我对她的爱意,让她对我更加了解,做了有效的沟通,我们的感情就飞速发展。 五、情境因素 1.态度 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我一同学态度和蔼、真诚、坦荡,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另一同学态度圆滑、缺乏诚意,狂妄,交往面就不大。 2. 情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c1ad2d453610661ed9f4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