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坚强妻子的三次流泪 我是一名社工,我的服务区域是XX市XX区XX小区。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其中有一个家庭的故事,让我见证了一对夫妻在磨难的久经考验,夫妻感情不仅没有被磨难击垮,反而更加情深意浓。每次提起,都让人难以释怀。 曾经的幸福小家 六年前,我在XX区铜化新村服务做社工。这里住着一户普通的三口之家。父亲姚绍峰,是XX化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母亲周秀珍,没有正式工作,平时在家料理家务,家务活忙完了就去街头擦鞋补鞋,挣点小钱以补贴家用。儿子中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由于学历不高,也没有特殊的技能,所以工资收入不高。他们住的房子也是跟亲戚东拼西凑借钱买的。一家三口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在周秀珍的精心操持下,一家人过得倒也幸福和睦。毕竟普通人家嘛,平平淡淡才是真。夫妻二人性格温和,从不吵架。儿子虽然工资低点儿,但在外面也不胡来,知道攒钱。就这样年,他们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还清了因四处借钱买房而欠下的债。眼看着房债即将还清了,可以松一口气了,谁料到一场飞来横祸瞬间改变了这个原本平静幸福小家的生活节奏,使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一下子像是掉进了万丈深渊,从此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1 突如其来的变故 那一天是2005年8月28日,吃过早饭后姚绍峰像往常一样去上班。中午时分,周秀珍突然接到姚绍峰单位打来的紧急电话,告诉她姚绍峰在单位工作时不慎摔倒而昏迷不醒,已经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接到电话的那一刹那周秀珍犹如五雷轰顶,顿时懵了。很快,她醒过神来,急急忙忙赶到医院。到了医院后得知,丈夫因严重摔伤造成头部颅内出血,经过医院7个小时的紧张抢救后,被送到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三天后,由于病情恶化又进行了二次手术,情况非常危急。 当周秀珍把情况告诉远在外地的儿子时,她忍不住自己的眼泪,放下一直以来留给大家的坚强印象,在电话里嚎啕大哭。自结婚以来,周秀珍还是头一次哭得这么厉害。是啊,一时间,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往后的日子怎么办?想到这些,周秀珍就六神无主,泣不成声。 姚绍峰由于高烧反复,病情不稳,一直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八十多天。因为重症监护室是隔离病房,病人家属晚上不能在房间陪护。因此,周秀珍和儿子夜间只能守在走廊的长椅上,睡觉也是把行李铺在走廊上。期间姚绍峰进食从打营养液、通过鼻管输流食、到后来喂粥,都由母亲操劳。待父亲病情好转后,转到普通病房,周秀珍白天忙活完家里的事,晚上就陪住在医院。 患难中相濡以沫 一年后,姚绍峰出院了。不幸的是,他右半身上下肢瘫痪,不能说话,生活也不能自理。对于这个结果,周秀珍母子早有心理准备。 2 还是在医院里的时候,医生就告诉她最坏的结果。尽管姚绍峰不能言语,但周秀珍母子还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经常跟他说话,跟他讲以前的人和事。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唤起他的记忆,慢慢恢复他的语言能力。很长一段时期,姚绍峰大小便不能自理,稍不注意就弄脏了衣服。但是周秀珍每次都不厌其烦的为其清理。除此以外,周秀珍每日帮丈夫活动肢体,做恢复锻炼,防止肢体委缩。为了帮助他有朝一日能自己站起来,周秀珍让他一手拄着拐杖站立,自己从另一侧搀着他,帮助他慢慢行走。儿子还找人焊了一个专用的铁架,让父亲做伸展肢体运动。为了丈夫能多在户外见见阳光,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为了能让丈夫有更好的康复活动场地,周秀珍跟儿子商量,在她家附近租了一间平房,带领儿子用水泥铺平地面,给丈夫创造一个平整的活动场地。 丈夫住院期间的高额医疗诊断费用,虽然大多通过单位参加的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渠道解决了,但周秀珍明白,出院后长期的康复费用以及调养丈夫的生活费用,这两项对这个家庭而言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虽然亲戚朋友都资助过他们,但是毕竟还是有限,不能总指望着别人。丈夫出事后,儿子回到了父母身边,在家附近找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这样,离家近,也能帮着母亲分担一部分负担。尽管这样,周秀珍还是完全没有自由。她全天候在家陪着丈夫,给他穿衣,喂饭,服侍大小便,按摩,说话,扶他出门练习站立和走路,这就是周秀珍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天晚上睡觉,周秀珍隔一个小时就要给丈夫翻身。她说:“如果不翻动身子,他肌肤较长时间不通风透气,就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652de66bd97f192379e9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