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己的正能量

时间:2022-04-23 09:13: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的境界就升上来了!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 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 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通读全文,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写作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提到有些年轻人──“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是说这些年轻人没有真正培养出“静能量”。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这个补充论据能有力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

C.第⑤段中提到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是说是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因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

D.“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个人身处静地,就能培养出“静能量”。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第①段引出论题,接着②~④段,分析什么是“静”,以及“静”的好处;最后⑤~⑦段,具体阐述培养“静能量”的方法.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读完本文后发现,本文的标题即为论点.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文中引用《大学》的内容,诸葛亮的话,是道理论证的方法;同时举曾国藩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它们都为了突出“静的好处很多”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本题考查的是补充论据,补充论据需要明确需要论证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选择合适的事例,即可解答.如我们在课文中学习的闻一多写出《唐诗杂论》的例子.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能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出感受,语言简洁即可. 答案:

(1)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2)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引用《大学》的内容,诸葛亮的告诫,曾国藩的事例,论证了“静的好处很多”的观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3)示例一:闻一多潜心研究,目不窥园,写出《唐诗杂论》. 示例二:司马迁受宫刑,在狱中依然静下心来完成《史记》.

(4)示例:我是一名中学生,学习之余,我爱练习毛笔字,沉浸在中国书法的世界中;学习累了,我爱听音乐赶走学习的疲倦.静下心来,我的成绩没有了外在的干扰,没有了名利的虚荣,反而逐渐上升了.

10.5分)文章先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论题;再列举有些年轻人不能“静心”却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表现;进而说理,引例论述培养自己的“静能量”的好处;再谈及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最后强调“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11.4分)第③自然段引用《大学》中警句,诸葛亮名言,列举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的例子,说理充分,事例典型,能有力证明:培养“静能量”好处多,也强调了要培养“静能量”。尤其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12.3分)D(学会追求安静,还要学会享受安静,心无旁骛,才能有可能培养“静能量”)

标题温暖的劈柴 中“温暖“的含义

表面是指劈柴给家里带来的温暖,实际上是指一是指赵大爷帮助“我和我家”所带来的心灵上的感动,二是指“我”愧疚后感到了沉甸甸的亲情。

画线句交待“我”年轻时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之情,为下文“我”将母亲㝂零零地扔在家里独自外出的情节作留铺垫,从而突出文章主旨。

19、这句话写屋里冷,从侧面写出母亲在家里的无助与孤单,也为作者自责埋下伏笔。

20、一是看到母亲蜷缩在被子里,不想吃东西,心里既难受又自责;二是赵大爷的一席话触动心扉,使作者感到内疚,对不住母亲。

21、赵大爷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照顾“我”生病的母亲,送劈柴给“我”;他还是一个心思缜密、考虑周全的人:他能发现母亲生病,叫“我”去生火,去他家拿劈柴。

22、当父母老了的时候,子女更要对父母负起责任,尽量在父母身边尽孝,多陪伴和照顾他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f91ff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