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老师教育随笔 转变学困生,赞美就是春风化雨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年级老师教育随笔 转变学困生,赞美就是春风化雨 一位哲人说过:“真实的赞美最能打动人的心灵。〞教师发自肺腑的赞美对学生而言是信托和观赏,是阳光、空气和水;恰到好处的赞美就是一座沟通师生心灵之河的桥;抓住契机的赞美就能在学生心间播下一颗正直积极向善的种子;毫不吝啬的赞美就是无形的强心剂,能提升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自强。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学生永远就像伸出的一只手,手指长短不齐。毫无疑问,我们喜欢学习好有礼貌守纪律的学霸,对那些淘气捣蛋不爱学习又拉成绩后腿的学生谈不上特别的好感。但是我明白“学困生〞这个群体是教育中真实客观的存在,在被遗忘的角落,他们更需要关注,那些真实的赞美对他们来说也许就是春风和暖阳。 今年,我任教的九〔9〕有一名叫小帆的男生,在我的历史课上,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他坐在第—排,我看得清;而是上课时,他就在我眼皮底下,时而扭头跟后排同学说话,时而又捅捅同桌窃窃私语;要么,就是在我严厉的目光制止下,他倒是安生了,不过,几分钟后就直接趴桌睡着了。一节课下来,课本上一句重点内容没圈画,补充的重点知识一字没写。 但是我能从他那间或的几次答复下列问题中感受到这个同学反响快、思维敏捷。下课后,我去找教了他们三年的数学顾老师了解小帆的情况。果然如我所料,顾老师说,这个同学脑瓜很聪慧,就是有点淘气,学习目标不明确,如果学习态度认真一点,踏实勤奋一些,情愿为中考拼搏,小帆挺有期望的。 彭兴顺教授在其著作(教育就是唤醒)中强调“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鼓舞和唤醒。〞 面对小帆这样的同学,该如何“因此施教〞呢?我在内心反复分析一番:在过去的两年间,像小帆这样不守纪律又学业平平的状态,接受过的批判已经不是一两次了;一味的责备如果有效,或许他早就转变了。 也许他需要的是关注和表现好后的及时肯定,那,就不如在历史课堂上给他多加点“赞美的调料〞,我在内心暗自告诉自己。 真是机缘巧合,这个学期学校正在实施德育导师制度,小帆正好分配成为我的德育学生,我则成了他的德育导师。按照这一制度的实施步骤,德育导师需要定期跟学生谈心并追踪学生的动态情况。 趁着一次中午静校的时间,我把他喊出教室谈心。首先我跟他握手,说有缘成为德育师生。然后就跟他聊目前的学习状态,建议可以改良的方向,确定一模考试可以进步的目标。我说:“小帆,你有学习的潜力,九年级上学期很关键,为何不拼一把,让自己明年6月份之后也有高中可上。〞 在说到“高中〞两个字,他眼里瞬间闪过一道光,但是很快又垂下眼帘。我鼓舞他说:“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下功夫,拼劲全力,一切皆有可能。〞他是带着那种半信半疑的表情回到教室的。 我试着抓住契机赞美他给他鼓劲加油,在历史课堂上,只要小帆认真听讲,大声答复下列问题,我就趁机在班级公开表扬他。其实这些赞美的言语很朴素,如:“小帆这节课学习的状态非常好〞、“今天的笔记得很工整〞、“这节课的当堂背诵小帆背的快准〞。除了课堂适时赞美,见到小帆的班主任,我也忍不住夸赞他的最近进步表现。 小帆确实在课堂上逐渐转变,当然不是立竿见影变成大家想象中那个全面开花的乖孩子,他时而表现好,时而旧态复发,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还欠缺,作业质量还处于应付状态。 不由得想起教育界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转变差生的不良习惯,就是反复抓,抓反复。〞毕竟,转变一个学生,鼓舞几次算不上灵丹,谈几次话也不是魔法。唯有抓住时机不断施“法〞才能起到真正的变化,这个“法〞就是延续的关注和敲打。 有一次在我的自习课上,离放学还有5分钟时,教室后面的同学躁动不安,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我正要发火,小帆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后面的同学大声制止:“大家都不要说话了,我们还有许多同学需要安静写作业。〞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我感到既惊喜又意外,连忙趁机赞美小帆是一位有正义敢表达的同学。 在最近的一次谈话中,小帆跟我说,上次期中联考是350分,期末一测目标是450分。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还主动跟父母要求报了周末补习班。 其实,小帆的转变故事并没有打鸡血那般两三个月就起到逆袭的效果。由于根底差底子薄,很可能他的考试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然而,转变就是意外,向上就是惊喜,我在延续的关注中可以做到:在他懈怠时,推一把;在他沮丧时,俯下身子倾听他遇到的困难;在他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 现在的小帆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懂得了为自己的中考使命去努力去付出,这种改变后的状态令我心生感慨:也许多年以后,他回忆起这段初中最后一年的时光,也许会少一些遗憾吧。我想这就是一名老师“赞美〞不大不小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0358f3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