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学生讨论发言稿 姓名 年级 学号 联系方式 主持人(助教) 专业 讨论时间 4.22 周六11-12节 讨论主题:现代审美观与东亚人类体质演变 发言内容: 4月22日我们进行了关于现代审美观与东亚人类体质演变的相关讨论。经过小组成员的交流与聆听其他小组的意见展示,我们最终有以下认识和收获: 对于人类审美观的形成,我们认为遗传层面的基因是决定性因素。基因使得人类具有不同的性状,呈现出面容、形体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评判美丑的根本。同时审美观也受到许多重要因素的影响:1、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方式因素:古时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弱。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多表现出敬畏和顺从,崇尚收敛、中庸、扁平的艺术文化。传统男女在生产劳动方面的分工——男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女性则从事较轻的精细劳动,使得男性多以健壮为美,而女性相对以柔弱为美的审美观产生;2、经济发展程度: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占有较多财富的富裕阶层将引领或控制着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如唐朝国力昌盛,盛唐气象使得皇室以宽额丰腴为美,这样的审美风尚也成为了全体国民的追求;3、文化因素:传统社会封建思想中的男尊女卑对女性进行压抑和束缚,导致女性缠足,以“三寸金莲”的畸形小脚为美;当今影视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外来文化也传入我国。文化作品、影视明星等也对社会审美观起到了导向作用,引发了人们对明星形象的模仿,明星成为了时尚的风向标和大众审美所趋。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也在不断地演变,总体来看不同时代的审美观都是时代特色和精神的反映。中国古代为男权社会,多以男性审美为主,女性通常是审美的对象。社会风尚较为约束和单一。由于以生殖繁衍为目的而产生的生殖崇拜,审美观多倾向于以高大健硕,生殖能力强为标志的人类体征,如丰乳肥臀等;而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风尚逐步走向开放和自由,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逐渐消失,两性都形成了各自的审美观,不同的选择也造就了审美观的多元化。 从古至今中国人体质特征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态特征:平均身高有所增长,体毛退化;颅面部高度趋于增大,宽度和长度趋于缩小,人脸变尖;牙齿的数目减少,咀嚼能力变弱。这些特征都是在长期演化中逐渐形成的,变化十分缓慢和微小;2、体质体能:(1)肥胖率上升,腰围增长——现代经济发达,食物选择更加丰富多样;(2)体质水平减弱,运动素质下降——科技发展,生产方式变化,机械自动化取代了人类体力劳动。自然选择压力降低,人类不必像原始社会一样长期处于依靠奔跑、徒步迁徙等运动谋生的状况,身体速度、力量和柔韧性都有所退化;(3)原生力弱化,自我免疫能力变差——医疗卫生条件变好,人体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变少,因而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再生的功能退化,对环境的适应力减弱。从整个人类体质演变来看,还存在着大脑体积增大,四肢退化,以及肤色融合的趋势。总体来说,体质特征的演变是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相伴而行的。 而对于“审美观对人类形态特征的演化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本小组在讨论时出现了意见分歧:一部分组员认为,审美观对人类形态特征的影响仅限于特定的时段,并不会造成基因层面上的可遗传,如:古时女子缠足,非洲摩尔西族女性以嘴唇上装泥盘为美,都是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区的现象。即审美观能够影响人类形态特征,但不会影响到形态特征的“演化”;另一部分组员认为,审美追求会影响人们的择偶。拥有美丽面容和形体的人更有机会在择偶竞争中胜利,并在繁衍中将影响美的基因遗传下来,使之在社群基因中占优势地位,从而影响了人类形态特征的演化。并由此推断,未来人长相将会越来越相似和越来越美。而我的观点是支持前者,审美观对婚配的影响并不必然造成控制“美”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相对美的人的确可能有更大的“婚姻市场”,但是相对不美的人也有特定的相适应的婚配对象,基因都将正常延续下去。而婚姻中还涉及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因素。因此用美的基因频率来证实审美观对人类体态特征演化有影响的理由并不充分。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人类体态特征的改造提供了契机,我们认为有两个层面:1、非遗传层面:整容等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理想中的面容或形体,同时可以对人体如因事故等造成的形体损坏进行修复;2、遗传层面:当基因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的全部基因及其特性都将被解析和掌握,那么就有可能实现对人体形态的控制:夫妻在怀孕时可以通过基因的筛选与组合决定婴儿的发色、肤色、虹膜、五官以及其他面貌特征。因而现代科技可以使得人的面貌特征变得可控乃至实现“定制化”生产。基因工程亦可以帮助人类去除有缺陷的基因,强化既有基因,对人类的面貌进行完善。 总而言之,审美观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是一种反映了社会实践和时代风貌的独特心理载体。通过研究审美观,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发展进程和驱动因素进行探究,同时也帮助人类进一步完成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史波:《中国古代审美观初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8期 2、 赵东月:《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 刘武:《蒙古人种及现代中国人的起源与演化》,《人类学学报》1997年第16卷第1期 4、 赵丽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完善》,《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复旦学院教学办制 2017年3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36d1e95c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