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文章开头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总领全文。 [2]这句话是如何写高山和流水的? 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通过俯视与仰视,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3]这两句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 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4]此句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特点? 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5]文章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 作者以高雅的情怀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把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6]作品具有什么艺术特色? [7]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优美的意境? 本文清幽隽雅,意境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山是“高峰入云”,山下是“清流见底”。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跳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 [8].“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提示: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斑斓,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9].《答谢中书书》和一般现在的书信有什么不同? 提示:描述的重点不同。一般书信重在通过文字,或说明写信者的意图,或阐明写信者的观点以劝说收信者,写信有明确的用意。本文则用大部分篇幅描绘绮丽的景色,似一篇写景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4236dd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