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背上母亲去上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4岁女孩背上母亲去上学——记孝老爱亲模范少年茹晓燕 酒泉市第三中学有一位特殊学生,她叫茹晓燕。她是全校2000多名学生中的一个特例:惟一不在学校寄宿,惟一带着母亲来上学。14岁的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为母亲撑起了一片朗朗晴天。近日,茹晓燕被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组委会”推荐为“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 12月12日上午,笔者跟随酒泉市委常委、肃州区委书记杨克忠一行,来到茹晓燕和她母亲在学校附近租住的“家”。听说有人来看望她们,母女俩既紧张又高兴。茹晓燕的母亲谢爱萍,因患类风湿关节炎造成手脚关节严重变形,生活不能自理,茹晓燕就早早给母亲穿戴整齐,从床上一点一点抱到靠近炉子的沙发上,等待客人的到来。杨克忠一行给母女俩送来了2000元捐款和棉衣、棉被等生活用品,区妇联还拉来了1吨取暖用煤。杨克忠详细询问了母女俩的生活情况,勉励她们鼓足信心,他说:“你们的家庭虽然很不幸,但生了一个懂事的好姑娘,小姑娘要好好学习,母亲要安心养病,给孩子精神上鼓励,你们以后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会倾力帮助的„„”临别之际,杨克忠又悄悄放下了200元钱。 随后,笔者和茹晓燕母女聊了起来,听着听着不禁潸然泪下。14岁的茹晓燕只有1.4米高,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她没有天真烂漫的童年,更没有每日在父母膝下撒娇承欢的快乐,她所拥有的只是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练就了刚毅、开朗的性格。 妈妈,别怕!爸爸不在了, 你还有我呢!” 1994年,茹晓燕出生在肃州区金佛寺镇的一个小村庄,她的出生给贫穷的家庭带来了欢乐,父母都视她为掌上明珠。谁知3年后灾难却悄悄降临。1997年,在茹晓燕刚满3岁的时候,父亲外出打工遭遇不测,没来得及看女儿最后一眼,便匆匆离开了人世。父亲的离去,使这个家失去了顶梁柱。年幼的茹晓燕虽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每天忙进忙出,也不懂得什么叫艰辛,但她知道爸爸不在了,有她在母亲身边,母亲就不感到孤单害怕了。每当看到母亲紧锁双眉或悄悄掉泪时,她就会懂事地安慰妈妈:“妈妈,别怕,爸爸不在了,你还有我呢!”听到晓燕的话,母亲就又变得坚强起来。提到晓燕,她的母亲总会说:“我娃是个苦命的孩子。3岁她爹就去了,家里条件一直不好,她特别懂事,从来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向大人要这要那。这些年我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多亏了这孩子。”每每说到这些,她的母亲便泣不成声。 “妈妈,别担心, 我来照顾你!” 渐渐长大的晓燕发现母亲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走起路来也不像以往那样稳健了。2001年,茹晓燕7岁的时候,母亲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因为没钱看病,病情得不到控制,母亲的双手关节严重变形,膝盖也开始变形,无法下地劳动、做正常的家务。每当疼痛难忍时,母亲只能靠吃一两粒止痛药艰难忍耐。懂事的晓燕看出了妈妈的心思,便拿起家里的厨具说:“妈妈,别担心,我来照顾你!只要我在就不会让你挨饿的!”从那天开始,所有的家务便由这个刚入学的孩子承担了起来。每天,她利用放学时间干农活、洗衣、做饭„„刚开始学做饭,因为个子矮够不着灶台,也和不好面,她便买来挂面站在小凳上煮给妈妈吃;夏天她放学回家时在路上捡点柴禾,冬天没有钱买煤做饭和取暖,她就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去捡人家脱粒后的玉米芯和玉米秆。 后来,学校和当地政府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便伸出援助之手,社会的救助和好心人的关心,让这对可怜的母女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更让这个孩子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年幼的她不但记住了妈妈的教导———“要记住别人对你的好,长大了要回报他们”,而且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爸爸不在了,妈妈生活不能自理,我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我一定要让妈妈放心,一定要把妈妈照顾好!好好学习,长大了让妈妈享福,报答好人!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她在承担了所有家务和照顾母亲的同时,学习上也一点不放松。她从来没落过一节课、没漏交过一次作业。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列。 “妈妈,别着急,我带着你去城里上学!” 今年8月,学校的一次家长会打乱了就要升入初二的茹晓燕的生活。在家长会上,老师通知今年秋季开学,肃州区屯升、丰乐、金佛寺、清水、红山5个乡镇中学的学生将全部集中到新建的酒泉市第三中学上学。到城里上学,其他同学都特别高兴,而茹晓燕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担心自己到城里上学,母亲没人照顾该怎么生活?放弃学业照顾母亲还是丢下母亲继续求学?母亲也很痛苦,不想拖累她,几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晓燕总是安慰妈妈:“妈妈,别着急,我会有办法的,一定会想出办法的!你放心,我一定不会丢下你的!”经过几番思考,她毅然作出了一个决定———背着妈妈上学,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再苦都绝不丢下妈妈!于是她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背着你去上学!” 可是有了这个想法后,让她头疼的事也接踵而来。新学校实施的是封闭式管理,所有学生都要在学校寄宿,而她要带着妈妈上学,还要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茹晓燕便提前着手,通过亲戚的帮助,在学校附近的泉湖乡泉湖村八组租到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和妈妈开始了新的生活。 “你们的爱心,让我背着妈妈继续前行!” 今年9月,茹晓燕顺利地在新学校报到,被分至酒泉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九班。班主任得知茹晓燕的家境后,把她的情况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学校特许她可以住在校外,不上晚自习照料母亲。老师和同学为她购买了冬季取暖的炉子,学校食堂让她免费就餐,班主任为她申请了国家“两免一补”和学校特困补助,校团支部还定期派2到3名团员,共同帮助茹晓燕料理家务,照顾母亲,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社会各界的温暖给茹晓燕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动力。她每天早晨5点多就起床,打扫房间,帮妈妈梳洗,做早餐„„看着妈妈吃饱后,她才去学校。12点放学后,她又赶着回家给妈妈做饭,照料好妈妈后再回学校上课,她脑海中从来没有午休的概念,因为她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下午放学,她做完作业后便又急忙回家为母亲做饭。周日学校不上课,天气好的时候,她总会挽着母亲到户外活动活动,每天晚上10点多钟,是她最幸福的时候,这个时候她可以不再想生活的艰辛,拥着妈妈安然入睡。 班主任老师这样评价她:茹晓燕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家庭的贫困并没有给她留下阴影,她性格开朗,自信乐观,学习也一直很努力,成绩不错。 班级的同学在提到茹晓燕时,没有一个不夸她的,都说:“真佩服她!”就连与她生活了不到3个月的房东大爷大娘都夸她是个孝顺女,说:“这孩子真是不易呀!” 从8岁到14岁,2000多个日子过去了,不论走到哪儿,晓燕都与母亲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守护着这位生她、爱她、却又无法照顾她的母亲。用晓燕自己的话说:“比起农村的日子,城里的生活好多了,我不会辜负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无论今后怎样,我都会带着妈妈一起生活。”同时,晓燕也想通过新闻媒体对帮助过她的人说:“好心人,谢谢你们!请你们放心,我绝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这就是茹晓燕,一个被苦水泡大的孩子,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她自立、自强、自信。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把她压倒,相反,她脸上总是洋溢着乐观的笑容。看着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做操、说笑的茹晓燕,那透着稚气的脸庞,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未来的路很长,茹晓燕将要面对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更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在政府和学校、老师、同学们的热情关怀下,她未来的路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d124ede009581b6bd9eb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