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为奴隶的母亲》与《赌徒吉顺》 作者:何 军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年第05期 摘 要: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许杰的《赌徒吉顺》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两篇典型的以“典妻”为主题的作品。本文从表现主题、描写角度和方法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封建宗法文化对人性的戕害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柔石 许杰 典妻 女性形象 在缓缓流过的民族文化思想长河中,既有鲜亮晶莹的鹅卵石和澄碧的砂石,也有盘桓凝滞的浊流和沉渣。中国是一个看重伦理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束缚人们正常生活自由的“清规戒律”和陋习应运而生,其中的“三纲五常”、封建宗法、礼教制度更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在这个锈迹斑斑的笨重“铁十字架”下,不时有成批的妇女因“不胜重压”而扑倒在地,再也不能起来,而那些还未倒下去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同类的倒毙,丝毫未产生“我要直起身来”的意识,只是“默默地”、“毫无怨言”地、逆来顺受地背着那个十字架继续赶着她们的“人生之路”……是的,这种境况不是她们心甘情愿的,而是封建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她们的亲人)用那些“清规戒律”把她们扭曲成那个样子的,她们是令人同情的。 许杰和柔石就是怀着对封建伦理道德和陋习的一腔憎恨及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惨淡境况的深切同情并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春风,分别写下了他们不朽的名篇《赌徒吉顺》和《为奴隶的母亲》,以图唤起广大民众对农村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关注、对不合理的旧制度的憎恶和改造意识。 《赌徒吉顺》和《为奴隶的母亲》都涉及到旧中国农村中“典妻”的现象。作者们都运用了严峻深沉的笔调,分别通过两个痛怵人心的事实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野蛮、残酷和封建道德的虚伪与堕落,控诉了这一切对广大劳动妇女所犯下的罪恶,反映了广大农民不仅受到残酷的经济剥削,而且受尽了更为残酷的超经济的精神虐待。这两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有相同之处,同时所塑造的两个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也有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旧中国被践踏、遭迫害、受欺凌的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妇女形象,她们勤劳、善良,总是逆来顺受,毫无怨言,能够咽下一切苦涩的泪水,只渴望最低水平的平静的生活条件和状况。她们都没有自己的姓名,仅能冠以吉顺老婆、春宝娘之类的称呼,她们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只是丈夫的附属物,她们的命运同样惨淡:被丈夫当作生育工具典卖,成为野蛮的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c730c1b6d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