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惜春人物分析

时间:2022-07-09 21:07: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红楼梦惜春人物分析

红楼梦惜春人物分析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贾惜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敏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惜春是贾府四春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其号“藕榭”。她是贾敬之女,贾珍之妹,母亲早死,父亲又出家修道,所以她留在贾母身边,同三个姊姊在一起。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爱护,是一个命苦的“小姐”。3回通过黛玉的眼睛写她“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惜春一生的命运、结局,在第5回所写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已作了预示。小说中写道: 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在《虚花悟》曲又写道: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除了判词、图画和《虚花悟》曲之外,《红楼梦》中还有多次暗示性的描写,表明惜春最终是出家修行。(1)同小尼姑智能儿玩耍时曾说过将来剃了头发出家修行;(2)22回他写的灯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这是“佛前海灯”,含有看破红尘、遁人空门之意。

同众姊妹相比,惜春最不善于诗词一道,全部小说中除了那首“佛前海灯”之谜外,在题大观园时他写了一首《文章造化》,诗意平平而已。后来就几乎见不到他的大作了。他喜欢绘画,被贾母指定画大观园图,但论绘画的知识还不如宝钗。他与妙玉合得来,有时到妙玉处下棋,可能在棋艺方面算是不错了。他年龄小,性情孤介、心冷口冷意冷,对繁华的生活并不十分留意。

惜春一生在“悟”字上颇下了点功夫,也终于悟出了一点人生的“真谛”——正如《虚花悟》曲中所唱的词儿那样。但是,惜春的“悟”不是“顿悟”,而是在贾府由盛到衰,三春相继去尽中逐渐“觉悟”的。这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就是“悟”。判词和曲中所说的“堪破三春”,就是他的姐姐元春、迎春、探春的悲剧结局,使她认识到人生纵有“桃红柳绿”也是好景不长。贵如元春,身为贤德妃,竟是关在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偶有一次“省亲”,以泪洗面,强作欢颜而已,最终逃脱不了一死的命运。二姐迎春,一生懦弱,恰又嫁给了一得势便猖狂的中山狼,终于被虐待而早亡。三姐探春可称女中丈夫,志大才清,可又是一番风雨路三千,远嫁他乡。三个姐姐的不幸而去,给惜春的打击非常重。尽管小说中没有写她如何评论,发何种慷慨,但从书中的有关情节中可以看出,这位性格内向、孤僻的小姐心灵深处应是颇多感叹的。

贾府虽然是国公之家,功名富贵奕世,但在内外矛盾斗争中终于大厦将倾,油灯将灭。惜春是亲眼目睹者,她从现实的生活中看到你争我夺的丑恶现象,令她心意灰冷,感到生活的无趣。这是古往今来许多大家子弟中常可以见到的一种现象。不久前,台湾报纸上报道了一位留美的“高于”子弟人了佛门,许多人不理解。其实,愈是在这种“高干”或是贾家那样的家庭中,愈对世事中的丑恶感受愈深愈愤。出走是一条路,出家绝于红尘也是他们选择的一条路。第74回写“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时,赶走了入画之后,惜春与尤氏有一段争论,尤氏还以为“四丫头年轻糊涂”,惜春说道:

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又说: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作自了汉”。所谓“自了汉”,就是说只能自管自身。所以她说:“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在这


样的时刻,惜春彻底心冷了,悟透了!

在《红楼梦》第115118回中,惜春终于下定决心,完成夙愿,出家了。 一,惜春的地位不可缺少性。

王国维说:“《红楼梦》者,悲剧中之悲剧也。”曹雪芹笔下四春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分别代表不同封建没落贵族小姐的典型。她们的悲惨命运,曹雪芹早就安排好了。老大贾元春是“榴花开处照宫闱”、“虎兔相逢大梦归”。她既是封建制度和礼教的维护者统治者,也是其牺牲品。老二迎春 “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可惜封建大家小姐竟为了父债被丈夫活活治死,一点反抗余地都没有。迎春是又一个封建制度礼教下的牺牲品。老三探春是“封建正统主义者的开明派和改良派,在她身上体现了许多不同流俗的特点”(1)这样一位有能力有志气的贵族小姐同样也是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牺牲品。听父命远嫁,骨肉分离。“清明涕泣江边望”。有了前三春的悲惨命运相映照,相比之下老四惜春这个角色安排则显得异常重要了。惜春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身为侯门女,小小年纪亲身经历了贵族家庭没落时的种种遭遇,尤其是元、迎、探三春的悲惨命运,在黑暗现实面前,她最终只能走上出家的道路。“曹雪芹通过惜春这样一个形象,提供了一个在权威政治和炎凉世道中以杜绝人际唯求自保的生命个案。其惨痛的内涵,值得我们在体味中旋转出无尽的喟叹与警觉”。(2)“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在十二支“红楼梦”曲子里独这《虚花悟》唱得“清淡天和”了。具有宿命论色彩和虚无主义的作者自然认为惜春的出家是比较好的结局了。因而惜春多多少少寄托了作者看破封建社会的现实,痛恨、逃避、隐逸那样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这未尝不也是一种消极反抗和叛逆。 二,惜春丰富复杂的性格。

(),胆小怕事,单纯天真。《红楼梦》第三回惜春头一次出场,短短几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可见惜春小的可怜,因而说话和做事就处处显得胆小怕事了,曹雪芹经常点明惜春在大众场合,但她的言行却很少提及。从这也足见其胆小慎言行的了。小说在四十四回里刘姥姥被戏弄的滑稽表演引起众人都笑起来,“最小的惜春笑得离了座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其单纯天真跃然纸上”(3) (),贵族小姐的一些陋习。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避嫌隙杜绝宁国府”中大丫环入画被抄了不少东西,惜春不问青红皂白,不听入画跪说原因,她只说:“嫂子别饶他------嫂子要依他,我也不依。”还恶狠狠骂入画“糊涂东西”。为了主子的面子与尊严竟耍起威风来。当入画跪地哀求,惜春只叫嫂子“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我一概不管。”连主仆一场的情意一点都不顾。连尤氏劝解惜春反说:“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问得多少议论,我若去,连我也编派。”尤氏辩解,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好躲是非,我反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况且古人说的:‘善恶生死,父母不能有所勘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以后你们有事好歹别连累我。”从这里可看出惜春不光是胆小怕事、逃避是非,还有冷酷无情、明哲保身的一面。难怪尤氏说她“可知你真个心冷嘴冷的人”。‘其实十二钗中所谓的‘冷美人’所谓的无情绝情不近人情的恐怕要数大观园中最小的女孩子——住在蓼风轩的惜春小姐了”(4)。另外惜春还有个极爱面子,小心眼度人的一面。在《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二回“活冤孽妙姑遭大劫”里贾府遇上了强盗,而贾政率众人去送贾母灵柩去铁槛寺安灵,家里因尤氏建议留惜春和生病的凤姐照管家。如今遇盗,惜春一句话都没有,只是哭:“这都是大嫂害了我了!他撺掇着太太派我看家的!如今我的脸搁在哪里呢?”此时贵族小姐软弱无能、死要面子、以小人之心度人等陋习就表现出来了。

(),清心寡欲、消极避世思想。惜春平时就喜欢画画、下棋,老太太还叫她把大观园画下来呢。这画画和下围棋最是修心养性的了。《红楼梦》第七回描写惜春同水月庵的智能儿一起玩耍,周瑞家的送花来她还开玩笑说:“剃了头作姑子”。此时的惜春就感觉此生与佛有缘了。而佛正是“上结着长生果”。第八十七回惜春听说妙玉走火入魔因想:“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可惜我生在这种人家,不便出家,我若出了家时,哪有邪魔缠扰。一念不生,万缘具寂。”想到这里,蓦与神会,若有所得,便口占


一偈云:“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即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惜春出家的牵绊仅仅是这个封建制度下得家庭的阻挠了,她在“佛这个悟性和修为上讲,已又精深了一步。这为她后来与这个家庭彻底破裂打下很深的基础。到第一百一十二回写惜春想到父母早死,嫂子又嫌她,老太太又死无人疼,又想到三春及湘云的悲惨命运,独妙玉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正想时,听说妙玉被强盗抢去,惜春心里从此死定一个出家的念头。到此惜春真的看破了,想出家消极避世去了。“你愈是明显地感觉万物的脆弱、空虚和梦幻性,便愈是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内在生命的永恒性;”(5),在于惜春,出家当尼姑就是她追求本体永恒的唯一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dd65330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