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活着》 人生匆匆几十载,纵观一生,正如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活着虽无远忧,必有近虑。人的一生就像一场电影,有出生就有剧终。福贵的一生悲惨不已,悲剧的结局让我压抑的内心无法释怀,久久不能平静。福贵却能安然面对,与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独享活着的乐趣…… 1 福贵是一个富二代,地主家公子爷。却因吃喝嫖赌败光家产,他父亲说的话应验了:“浑球,迟早败光家产。”他母亲却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庭教育何其重要!福贵自此成为身无分文的普通老百姓,再无昔日挥霍的神气。他父亲也被他气死了;身怀六甲的妻子家珍也被娘家敲锣打鼓的接走了。福贵原本幸福的一家自此妻离子散,支离破碎。 深受精神打击的福贵悔恨不已想一死了之,看到茅屋里床上虚弱的老母亲,终日嘻哈的女儿凤霞时,终于痛改前非,脚踏实地干活。人生茫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几个月后家珍也带着他儿子有庆回来了。整齐的一家人,福贵看在眼里,心想:再苦再累也值了。 人生漫漫,灾祸紧随,唯有面对。处于内战年代的中国战火不断,生活苦不堪言。福贵在去为母亲请郎中的路上被国民党军军阀抓走拉大炮。两年后从死人堆里爬回来后发现:母亲死了,女儿凤霞也因发烧不治成了聋哑人。福贵母亲走时一直念叨着:福贵不会是去赌钱的。沉重的精神打击再一次挑战了福贵的承受能力,生活还将继续,活着的人要继续活着。 2 福贵一家生活虽清苦,但一家四口勤勤恳恳的劳作在生产队里努力赚取工分,每天都能吃饱,清贫中带着幸福,却也有因大跃进炼钢吃大锅饭闹灾荒饿了几个月的时候。后来有庆死了。死得冤枉且荒谬! 有庆是个懂事且勤奋的孩子。为了不让姐姐被送人而闹着不上学;家里两头羊是他每天早起,为了不耽误上学,跑着去割草回来喂养的。福贵还因有庆的鞋子烂得快而责备他,后来有庆在路上干脆不穿鞋,到学校再穿。也因有庆天天跑最终在赛跑比赛中拿了第一,成为了他们一家人的一个荣誉。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却因县长夫人分娩出血,献血时被活生生的抽干血而死!福贵背着有庆回到村口时,作为读者的我无法想象他内心是如何承受得起这个打击的,更无法想象他得了软骨病的妻子家珍在得知这个噩耗后的场景。后来家珍知道有庆死了,在村口看着通往城里的路时哭着说: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生活的不幸又一次砸在了福贵的肩上!仿佛看到福贵的脊椎弯了许多。 时光流逝,时间治愈了福贵一家三口痛失有庆的伤口,也到凤霞出嫁之时了。队长给凤霞介绍了城里当搬运工的二喜;两人情投意合,福贵家珍也很满意。凤霞被风光大娶不久后怀孕,却因分娩时大出血死在了病床上。与有庆同在一个医院同一间小房间… 命运的不公让福贵连失儿女,作为读者的我,有深深的代入感,余华笔下的寥寥数语深深的刺痛着我的心,有如万箭穿心,痛得无法呼吸却无可奈何。不久之后家珍也走了,走的安详。这是我读到福贵亲人离去时最为平静的一次。 3 原本以为作者余华会让故事到此结束,也许作者觉得福贵还不够惨,接着福贵的女婿二喜也死了。二喜因吊机失误被掉下来的水泥板夹死了。也许是因为凤霞的死让他精神涣散,无法注意到危险的存在。只剩下了福贵和他的外孙苦根,我又以为余华会让他爷俩相依为命,我又错了。命运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施虐于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最终被贫穷饥饿笼罩着。福贵带着苦根始终没有吃过一餐饱饭,别家的孩子都过得比苦根好,苦根连豆子都很少吃过。一觉醒来的苦根,吃着福贵给他煮的豆子,却因吃太多被撑死了。 终 终于如作者所愿,福贵匆匆一生,终剩一人终老,只剩他与一头老牛相互扶持。小说结尾时福贵安慰自己说: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有一天我两腿一伸,也不用担心了… 诚然余华笔下的福贵成了一名英雄,纵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依然待生活如初恋。有人问如此悲惨的命运,福贵为何不自杀?活在当下的我们没有经历过内战,大跃进,文革是无法想象那时的生活!活着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福贵的一生犹如一株被盘剥的春笋,一层层的剥掉生命中的虚伪,一层层的剥掉对人生幸福的依赖,一层层的剥掉人对生活的坚强;最后只看到软白的笋心,那是最软弱,最真实,最纯真的人的秉性,也只剩下人生存在唯一的理由—活着。执着的活着就是生命最终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f8d889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