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的故事高中

时间:2022-04-28 16:11:0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与父亲的故事高中

天卧室钻进了很多煤烟,妻子反应强烈,住进了医院。父亲得知后没几天,

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居然一个人拄着手杖背着包,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来了。我接过包感觉很重,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与父亲的故事高中:孩子,你那边有雨

打开一看,竟装满了斧头、瓦刀、泥板子之类的工具。父亲说,我来给你们

一天夜里,就要熄灯睡觉时,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拾掇拾掇暖气和炉子,总冒烟哪儿能行。年届七旬、胃被切除四分之三的父我拨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数码,接电话的是父亲,他着实为我的深夜来电吃了一惊:出了什么事儿?我赶紧说没事,刚才突然想家,想说说话。说什么话,深更半夜的,你妈睡着了。威呢?是不是也睡了?父亲肯定还是怪我的来

电不合时宜,但言语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其实我的妻威也甜甜的地睡了,我和父亲怕惊动各自的妻子,像两个淘气的小孩,小声小气的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父亲说家里很好,他和母亲身体都很好,要我别惦记这边,好好照顾威,好好的工作。我说我俩也很好,都比刚结婚是胖了,过几天我们还打算照张相寄回去。最后我说,时间不早了,爸你撂了电话,睡觉吧。父亲停

顿了一会儿,我猜是抬头望了一望那座老钟。是不早了,你也歇吧,对了,你明天上班带上伞,你那边有雨。你怎么知道呢?偶然从电视上看的,说你那边有雨。放下电话,我怎么也无法睡着。千里之外,父亲却时刻关注着我这边的阴晴冷暖。记得我上大学临行前,母亲放心不下,又是棉衣又是药物地往包里给我塞。父亲说,不用挂念他,他不是孩子了。说归说,我走以后,父亲却每天都要到车站转上一圈。结婚后,我和妻子住在一间平房里,有一



亲可能一路也没舍得吃一片面包,坐下来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面条。妻在厨房看着那堆粗糙的维修工具禁不住落泪。我安慰妻说,老爷子一辈子了,就这样。去打个电话告诉家里,爸平安到了。与父亲深夜通话的第二天,原本晴

朗的天空,转眼乌云密布,果真下起了雨。全单位只有我一个人带伞,大家感到非常惊奇。我站在窗前,窗外大雨如柱,我不知道父亲那边下雨还是天晴,但我知道,他一定站在老屋窗前翘首望着我这边。父亲老了,不能再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远,万水之隔,父亲仍能为我和妻送来一把温暖的伞,在这个宽厚如昔日父亲臂膀的伞下,我们每一个日子都晴空万里,

灿烂如花。与父亲的故事高中:父亲的故事父亲是1934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先加入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三团,后改编为刘志丹、宋任穷领导的红28军。1936年春随军东征。后回师陕北,转为地方游击队。1947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延安,父亲所在的陕北游击队又改编为教二旅,在旅长罗元发的直接指挥下,奉命南下到延安东南的官庄、临镇、麻洞川一带阻击敌人,掩护党中央、毛主席安全撤离延安。在十余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父亲


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战役,经历过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多少次陷入绝境,多少次又险象环生、转危为安。这一段难忘的战斗经历,成了父亲一生最为引以自豪的往事,也成为父亲永远讲不完的动人故事,给后辈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我记事起,每逢家中来人,或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会情不自禁地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那不平凡的战斗经历。这些故事,父亲不知讲了多少遍,我也不知听了多少遍,父亲似乎永远讲不完,我仿佛永远听不够。尽管都是些重复的老话题,但对父亲和我来讲,好像没有一点厌烦和困顿之感!而且每次都能够引起彼此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震颤!父亲讲,打陕北横山县城时,因城墙坚固,壁垒森严,一时很难攻下。一批战士倒下去了,又一批战士冲了上去。巷道里、山坡上,尸体横七竖八,血流成河。就这,双方都寸步不让。经过先后三次我英勇红军猛冲强攻,敌人军心涣散,最后大部分起义投诚。横山县城终于获得了解

放,回到了人民的手中。红军东征的时候,部队先是北上榆林,途经神木、府谷,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后才乘木船渡过黄河,到达东岸的山西省

兴县、临县一带,同国民党阎锡山部作战,以打开抗日救国的通道。那时,红军供给十分困难。面对装备精良、重兵把守、层层设防的国民党军队,要取胜,其战斗的惨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北上神府时,由于地势开阔,黄沙遍野,很难立足藏身,战斗一旦打响,战士必须眼疾手快,行动敏捷,先发





制人,攻守灵活,方能取胜;如果动作迟缓,不能很好地利用地势,攻守不当,不但夺取不了胜利,而且还会吃了败仗,送了性命。子弹那可是不长眼,更不会认人,胜负生死就看你如何把握。最使他伤心的是,与他一起参战的战友们,由于行动迟缓、动作不协调、精力不集中,顷刻就倒在了地上,失去了生命。我曾好奇地问父亲:“打仗怕吗?”父亲沉重地回答说:“要说不怕,那是假的,人的命只有一条,可一旦枪声响起,开了战,就什么也不怕了。事实上在激烈的战斗中,哪能顾得上考虑生死问题呢?只有一门心思狠狠地打击敌人。尤其是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恨不得立即冲上前去,杀光敌人,替死去的战友报仇。”父亲说,打仗凭得是机智勇敢,临危不惧。如果关键时刻乱了方寸,退缩不前,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一天晚上,他们所在的连队宿营在吕梁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敌人兵分两路,一路从坡洼上爬上来,一路从脑畔山压下来。待哨兵发现后,敌

人已将他们宿营的小山村包围得水泄不通。危急关头,父亲迅速提了冲锋枪,大喊一声:“跟我来”,率先冲出了窑洞,一边猛冲猛打,一边高声谎称:

“一班向上,二班向下,三班压后,赶快收拾这些送上门来的蠢货!”听到喊声和枪声,敌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我军究竟有多少人马?更怕中了埋伏的圈套,便慌不择路地四散逃窜,一场危在旦夕的战事就这样化险为夷了。在当年保卫延安阻击战中,英勇的教二旅全体将士,面对数倍于我军


之敌的空中和地面协同作战、疯狂进攻,寸土不让,双方展开了异常惨烈的殊死搏斗,硬是坚守七天七夜,将敌人阻击在距离延安东南百余里之外的麻洞川、松树林一带,为党中央、毛主席顺利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父亲说,他们7天打了13仗。那时正值农历2月,天气乍暖还寒。为了驱寒和防止相互偷袭,每天夜晚,敌我双方坚守的山头阵地上都燃起了火堆。漫山遍野的篝火星星点点,相互辉映,时隐时现,若明若暗,蔚为壮观,一直要持续到天亮。敌人的“红脑”战机,像群鹰一样,遮天蔽日俯冲扫射,轮番轰炸,压得我军抬不起头来。在阻击战的最后紧要关头,父亲所在的营担负着坚守金盆湾沿线阵地的任务。敌人在飞机、大炮的助战下,气

焰更加嚣张。眼看阵地就要被敌人冲破,营长命令父亲所带领的排上前阻击。作为独立排排长的父亲,坚决执行命令,立即集合起全排40余人,点名抽调了身强力壮、机智勇敢的10名战士,自己身挎红色执行带,带头就要冲上山坡。营长见状破口大骂:“300多敌人,你不拉上全排前去阻击,只抽10个战士,这不是白白去送死吗?”一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父亲忽然像一头暴怒的雄狮,大声反驳道:“你有你的安排,我有我的打算。我全排虽40多人,但老弱病残,xx严重不足,全部拉上去,非但取胜不了,反而还会连累全排,影响战士的士气,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而我等10人,个个身强力壮,机智勇猛,炸弹充足,一人当十,进退自如,定会牵制敌人,为主





力部队撤退赢得时间。”营长无可奈何,只好厉声训斥:“如果顶不住敌人,丢了阵地,提脑袋来见!”父亲没有回答,猛地转过身,高喊着:“弟兄们,跟我上!”随即带领10名战士冲上了山岗,投入到了激烈的战斗之中。穷凶极恶的敌人,先后冲锋了三次,都被父亲和战友们猛烈的火力压了下去。面对山上密集的火力,敌人十分纳闷,不知我军的真相,嚣张气焰顿时消减了一半。猛然间,他们望见身挎红色执行带的父亲,不由分说,集中全部火力,向我的父亲发泄而来。在这危急时刻,父亲命令10名战士匍匐在地,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寻找战机,更加猛烈地打击敌人。而他自己却利用一棵粗壮的杜梨树作掩体,隐藏在杜梨树躯干背后,一面指挥战斗,一

面拾起旁边的手榴弹向敌群砸去。突然,敌人打上来的一枚炮弹击中杜梨树的躯干,从杜梨树上反弹回来的一块弹片,飞向了父亲的左臂。待战斗即将结束、接应父亲他们撤退的兄弟部队赶到后,父亲才带领10名战士撤离阵地。一名战友惊诧地说:“排长,你挂花了。”父亲这才俯首发现自己的棉衣棉裤被殷红的鲜血染红了。营长命令两名战士抬着父亲向延安李渠的拐峁中央医院转移。好不容易来到了拐峁中央医院,岂料,战事吃紧,拐峁中央医院也要转移。在这紧张的形势下,部队只好给父亲发了证明,让他退伍回家,慢慢养伤。为不连累部队,父亲怀揣退伍证明,忍着巨大的伤痛,独自一人从丰富川翻过山脊到达了青化砭,一直北上,再经过蟠龙、贯屯,最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333688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