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那年花开月正园》中的“天使”与“妖妇”形象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那年花开月正园》中的“天使”与“妖妇”形象 作者:王波涛 来源:《文学教育》 2020年第4期 王波涛 内容摘要:《那年花开月正圆》是导演丁黑携主演孙俪、陈晓等人创作的一部年代剧。该剧讲述了清末陕西泾阳女富商周莹的传奇人生。本文应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中有关“天使”和“妖妇”的理论,对剧中部分重要女性角色进行分析,从而反映出清末封建思想无异于强加于女性肩上的一把枷锁,禁锢女性的自由发展,同时也说明清末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关键词:女性主义 “天使”与“妖妇” 女性角色构建 那年花开月正圆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以秦商泾阳县吴氏家族为背景,讲述了清末陕西富商周莹跌宕又传奇的一生。这部剧由女性题材改编,以女性成长为故事情节发展线索,是一部具有浓重女性主义色彩的电视剧。剧中的女性角色众多,大致可化分为两类:即如“天使”般恪守纲常伦理的贤妻良母以及“妖妇”般离经叛道的不贤妻母。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剧中这两类角色所反映的“天使”和“妖妇”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反映出清朝末年,封建思想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意识萌芽的出现。 一.“天使”和“妖妇” “美国吉尔伯特和古芭的女权主义名著《楼阁上的疯女人》研究了19世纪前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示了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女性主义批评者看来,这些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并不相符,只是反映了男性作家的性别偏见和置妇女为从属地位的愿望。妇女的形象无非是温顺谦逊的天使形象或者淫荡风骚的妖妇形象。被描写为天使的女性都是“高尚淑女”和“家庭天使”,她们是一切,是孝子贤孙,是贤妻良母,却唯独不是自己,实则为男性的奉献品和牺牲品,只是为了满足父权文化机制对妇女的期待和幻想。另一类“妖妇”的形象则与天使形象大相径庭,她们不肯顺从,不服管教。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三类:男性化的女人、悍妇以及失贞者。这类女性形象对男性而言是一种威胁和挑战,它表现出了男性文学的“厌女症”。但在女性主义看来,这些形象正是女性创造力对男性压抑的反抗形式。 二.“天使”和“妖妇”形象的构建 2.1贤妻良母吴郑氏的“天使”形象 《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剧中女性角色大多都具有封建礼教制度下妇女的理想特征:温良恭俭张。其中典型代表为周莹的婆婆吴郑氏。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户人家女主人。在她的世界里,丈夫就是一切。在她看来女人就应该待在后院被养着。她身上所体现的“天使”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她十分遵循三纲五常,恪守规矩。周莹在刚嫁入吴家东院时,十分不守规矩,完全没有大户人家少奶奶的样子。这种情况下,吴郑氏在丈夫的要求下,亲自教授周莹学礼仪。这些都反映出她身上所具备的特征完全符合男性的审美理想,她完全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毫无女性自身独立与自我。吴郑氏满足了父权文化机制对女性的期待和幻想。其次,吴郑氏是无能的。在吴家东院家败之后,无法主持家事,只能默默流泪。明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是被他人所害,却未打算为其洗怨,只是说:“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做什么。”另外,吴郑氏是无知的。她拒绝让周莹做生意来振新吴家东院。在吴家东院家破人亡的情况下她仍然以女人不能在外面抛头露面为由,极力反对周莹出门做生意来养家。吴郑氏的无知还体现在她毫无主见,轻易相信吴聘三婶的话,冤枉周莹和王管家私通、同意开棺验尸、将周莹沉塘、导致周莹流产以至于失去吴家东院唯一的根脉。这些都体现了吴郑氏身上所具有的男性强加给女性的种种特征:她是家庭中的天使,但却不识时务,甚至有些愚昧。 2.2离经叛道周莹的“妖妇”形象 与剧中其他女性形象相比,周莹这一人物是最离经叛道的,周莹身上有着与那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不符的独立、勇敢、自由的特征,而这些人格特征正是“妖妇”所具备的。“妖妇”这一形象挑战男性权威,不肯顺从,不守妇道,有着强烈的个人欲望。她身上的“妖妇”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周莹是追求自由、不肯顺从的。这主要体现在她刚嫁入吴家东院时,不听吴蔚文的管教,不肯学规矩,甚至敢与吴蔚文直接顶嘴,这在当时父权制度下,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合纲常的。周莹的不肯顺从不仅体现在不守规矩这一点,更体现在她不顺从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在成为吴家大当家的之后,为了改变妇女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周莹开办泾阳县第一所女子学堂,让女子像男子一样识字、接受教育。最后,周莹“妖妇”形象最能体现在她像男人一样做生意。还是丫鬟的时候,周莹就开始学习做生意,一边打扫一边旁听,却能比认真上课的男性同学成绩还要出色。她笑着说:“我要学做生意!”得到“哪有女人做生意的!”的回答,她睁着大眼睛问:“为什么男人可以,女人不可以?”剧中关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因为,没有这样的先例啊。”这也反映出周莹这一“妖妇”形象离经叛道,不符合父权社会制度下对女性的要求。在吴家败落之后,周莹克服种种困难,开始做生意,并且最终将吴家生意做做大做强,成为吴家大当家的,“领导”吴家其他男性家长。周莹大当家的这一身份体现出了她“妖妇”形象所具有的男性化的女人的特点:她具备男性智慧,有着男性般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并且野心勃勃。 三.结论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十分成功的。剧中女性角色分为“天使”和“妖妇”两大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编剧在塑造女性角色时不落俗套,将传统意义上以完美形象出现的“天使”塑造成为传统守旧,愚昧无知的形象,这反映出了当时父权制度下对女性的压迫,造成了她们失去自我、毫无个性可言的悲剧形象。相反,传统意义上被描写为不愿顺从的“妖妇”形象却被塑造成了顽强乐观,具有智慧的形象,这体现了女性角色在封建制度下的悄然转变,这也是对父权社会的挑战,同时也体现了清朝末年女性意识的初醒。 参考文献 1.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第2版 2.张皓鸣,《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女性主义色彩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 3.刘桂香,从大女主剧看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崛起——以《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例[J].2018 (作者介绍:王波涛,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84f6ab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