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真正意义 七夕节,主要是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来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习惯称为天河配。 依照七夕节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山西民间有扎像庆贺之俗,就是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敬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星汉灿烂之际范文搜版权所有,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气,闪耀着五色的光芒,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征兆。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恩赐。据说牛郎织女是勤劳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农求织求婚均可。求金求银求暴利则要适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则不灵。在吉祥征兆面前,连续三年诚心诚意乞求一事,则必然应验。山西气候,七夕前后多降雨,能够连续三年乞求一事当属不易。民间传说,七夕节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织女哭诉衷肠,预兆着夫妻和睦,家庭兴旺。 “七夕”需要与时俱进。七夕节尽管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缺乏适合年轻人的活动载体。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表示,中国的传统节日留有独特的文化记忆,人们应着重挖掘其文化内涵,提供让现代人乐意接受的特色民俗和形式。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画院副院长金中浩认为,在这一天,除了商场进行促销外,时下举办的一系列有关促进情感交流的活动,也是“七夕文化”的发展,是对“七夕”内涵的弘扬。 “七夕”需要嫁接外来文化。曹保明认为,西方情人节操作性强,有着时尚载体,如玫瑰、巧克力、鲜花等,吸引着大批年轻人的心;而我们的七夕节却没有具体适合年轻人的节日内容,传统的祈祷祭拜、穿针引线之类的活动过于强调形式,而不被当下追求自我意识的年轻人所接受。 我们要把东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发挥它独有的魅力,使七夕节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七夕文化”。 关于“七夕节”的最早记载来源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上面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说明,七夕“穿针乞巧”的风俗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至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涌现出许多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七夕穿针诗》 “乞巧”活动在古代皇宫中非常盛行。这天晚上,宫内众嫔妃宫女都会以各种方式来乞求美妙的手艺。据说,唐玄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宫中夜宴,宫女们每个人都将小蜘蛛放在盒中,等到第二天,看看是否结网,如果网形圆满、美观,那就说明得“巧”了呢! 到了宋元之际,七夕节变得更加隆重了。开封、大都等地都设有“乞巧市”,从七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更是人山人海,巍巍壮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是对当时乞巧节盛况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这个时期的民间活动也是丰富多彩。 元、明时还有穿“鹊桥补子”的时尚。“七夕节”这一天,宫眷内臣们都纷纷穿以穿鹊桥作为图案的衣赏,期望自己有好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4b5ee2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