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躲桌下还是桌旁 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级地震。一时间,地震时的自救和救援知识、经验、方法、技能等又成为热议的话题。时至今日,再探讨这样的知识和经验,仍然有助于科学地普及防震知识,同时也是为了未来的自救和他救,避免失去更多生命。更重要的是,当地震在目前还不能预报之时,人们需要提前知道如果遭遇地震,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桌下桌旁各有道理 网上的地震自救知识洋洋洒洒,五花八门,比较有权威性的是中国气象局于4月20日发布的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其中提出,人们在地震中如果处于室内,自救的办法主要是: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房,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 这个行动指南与中央电视台日前播出的寻找“生命三角”的自救方式却有矛盾之处。“生命三角”是指,地震时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倒塌物(屋顶、楼板、梁柱等)会撞击到这些物体,在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即“生命三角”。物体(床或桌子)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生命三角”的空间就越大,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也越大。而要利用这个“生命三角”就是要躲在床或桌子的旁边,而不是钻到桌子或床下。 躲在桌子、床或大的较坚硬物体旁边来源于2004年移居美国的加拿大人库普(Doug Copp,自称曾任救援队长)的实地救援经验。在多年的地震救援中,库普发现,钻在桌子和床下面的人大多被倒塌的房屋一同压在桌子和床下丧生。而且,库普的团队在土耳其的一项实验证明,当炸毁一幢楼时,里面放在桌子下的10具人模全被掉下的房顶“砸死”,但放在桌子旁的10具人模则没有“受伤”。人模的获救就是得益于房顶掉下来砸在桌子上形成的“生命三角”。所以,遭遇地震又无法跑到室外时,应躲在桌子和床的旁边而不是之下。 随后,美国红十字会和其他一些地震救援专家纷纷质疑库普的说法,其中地震救援专家佩特博士的质疑(Marla Petal)较有说服力。佩特指出,库普将炸药置于承重柱内部爆破来模拟地震,最大的不同是爆破时柱子一断掉,房顶像一张大饼一样平塌下来。但地震时的房屋倒塌模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多种情景,包括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房梁跨塌、房顶M形向下弯折等。不过,在这些模式中确实有“生命三角”的存在。 伏地、遮挡、手抓牢 然而在现实中,当地震发生时,人们一是无法预先知道什么地方会有“生命三角”,二是赖以支撑“生命三角”的支撑物也会因为余震而倒下。美国红十字会根据对加州地震生还者所做的综合统计发现,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所以,美国红十字会提出一个躲避地震和自救的简单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遇到地震而来不及跑到室外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房屋倒塌形式多样 显然,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地震避险自救常识是认同并采纳了美国红十字会的观点和方法(至少在室内躲避上)。尽管库普的躲在桌子和床旁边以获得“生命三角”的建议有不靠谱的地方,但是佩特等人的反驳也并非能全盘否定“生命三角”。佩特等人也承认,在地震中房屋的倒塌有多种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确实有“生命三角”的存在,这就意味着“生命三角”对于遭遇地震时人们的自救非常重要。而且,如果作为知识来普及,人们也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和床的旁边,而余震可震掉“生命三角”的支撑物也是一个概率问题。 “生命三角”在中国的环境中还有独特的意义。中国的房屋建筑不达标的情况比较多,尤其是在农村,从汶川到芦山都可以看到,倒塌的大多是砖混建筑。现场图片显示,这些房屋倒塌的形式多种多样,其间就不乏房顶轰然全部塌下和房梁塌下并砸在桌子等硬物上形成的“生命三角”。这时是躲在桌子和床下能自救,还是躲在桌子和床旁边以获得可能的“生命三角”遮蔽而能生还? 这个问题现在不会有现成的答案,或许,躲在桌子和床下有优点,躲在桌子和床旁边也有自救的合理性。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多余,其要义在于,中国研究人员能否根据汶川和芦山地震的实际情况,调研、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既符合“中国特色”,又简便、实用、有效的,也能普遍推广的地震自救知识或行为指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876a1f6c175f0e7cd137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