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物理公式总表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物理公式总表 1、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2、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μFN 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静≤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3、(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o 或∑Fx=o ∑Fy=o 5、 万有引力: F=Gm1m2 r2 a 、万有引力=向心力(天体、人造卫星、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MmV24π22=m G=mω(R+h)=m2(R+h)=ma向 (R+h)2(R+h)2T2GM地球(R+h)3GMV24π2==定值 a向=222=2=ω(R+h)=2(R+h)、4πT(R+h)(R+h)T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M g = G 22RRMmV26、第一宇宙速度 G2 = m V=GM/R=gR RR说明: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 R----天体半径 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3GM太阳=定值(一般用来解决天体绕太阳的问题,较方便) 7、开普勒第三定律:2=T4π2q1q28、库仑力:F=K2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r9、 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方向一-左手定则(fV) (2)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 BIL (BI) 方向一-左手定则 1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 1 12a t 2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V0+Vt_s (2) 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t/ 2 ==v= (3)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2 = 2tvo2+vt2 2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s/2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2-1):(3-2)……(n-n-1)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13、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Rω=R2f =
φ2π2R
=2πf 角速度:ω==
tTT
v24π2v24π2
22 2 2
=ωR=2R=4πfR 向心力:F= ma = m=mωR= m2R 向心加速度:a =RRTT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14、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vx = 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
tgθ=
1
g t2 竖直分速度:vy= g t 2
VV
yo
)θ
V =
Vo+Vy2 Vo = Vcosθ Vy = Vsinθ
2
时间由y=
122ygt得t=(由下落的高度y决定) 2g
15、 功 : W = Fs cosθ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弹力的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16、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 =
1
mV2 重力势能:E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
17、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Ek = Ek2 一Ek1 =
11
mV22-mV12 22
18、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1 +19、功率:P =
11
mV12=mgh+mV22 或者 Ep减 = Ek增 222
W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t
P = 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4a78973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