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爷爷的这句话时时激励着我要做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充满爱心、耐心和恒心的人民教师。他的豁达胸襟令我折服,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无疑是给我们一个神圣而又庄严的荣誉称号。是啊,教师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教学生如何做人的神圣使命。又有人说老师这项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啊,“光辉”从何而来?从我们“早上八九点钟升起的太阳”身上放射而来。没有这朝气蓬勃的“太阳”,哪来我们的“光辉”呢?如果说上帝创造人类,我想谙孩子们的灵魂铸就了这神圣伟大的职业。 学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后,我对“教师”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教师应有一个博爱的胸怀,诲人不倦 以前我们一贯的思想就是偏爱优等生,平淡对待中等生,忽视甚至歧视后进生。现在我觉得这些观念要变了。我们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从不同角度去关爱他们。对待优等生,我们可以付诸欣赏之爱;对待中等生,我们可以付诸鼓励之爱;对待后进生,我们可以付诸关怀之爱。我们应在尊重学生睥前提下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优等生不骄傲自满,甚至歧视后进生;让中等生放弃得过且过的念头,放弃不思进取,原地踏步的想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位置,发挥学习动力,不断进步;让后进生感受关爱,找回自信,重新振作,打消灰心丧气、自甘堕落的念头。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因材施教。我们这些“园丁”虽不奢望“花儿”在这片“博爱”的沃土上都能百花争艳,但希望这里能五彩缤纷:有四时不谢的“兰花”,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有“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菊花”,有“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需要我们去发掘。 可能有很多人会质疑:如何处理好“严格要求”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关系呢?当然,我们严格要求学生,是在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并不包括“体罚”或“变相体罚”。这里的“严格要求”是指用说服教育法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正面引导。我们并不能不论曾经“体罚”或“变相体罚”过学生,可这些都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或许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不尽人意,但我想今后教师还是会慢慢地淡化这种行为,向文明行为发展。这中间要一个转化适应的过程。 二、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正面教育 教师作为引导者,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让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自我近月点,让学生相互竞争向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品尝到学习成果。我班有一个学生平时做作业马虎了事,字迹不工整,有时连课堂作业本都不交。我在耐心教导他的同时,把几个作业做得好的同学的本子,拿给他看。后来他受到启发后,几乎天天都在进步,我也不断对小小进步天天给予表扬和鼓励,并把他的作业本贴墙报上公示。再后来,我发现他改正了原来的缺点。这让我明白教师的时时关注和肯定性的及时的公正的评价激励了学生。 三、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和谐共处 教师作为合作者,与学生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不分“将军”与“士兵”。如果教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学生不敢亲近,那就谈不上合作学习了。学生学习也只是被动不自觉的。有好的学习效果那也只是暂时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感化了鲁迅,博大的胸怀给身处异国他乡鲁迅 温暖,使鲁迅在20多年后还深深怀念着老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格的特殊魅力是鲁迅奋斗力量的源泉。冰心老人手中的那盏小橘灯,它虽光焰似豆,却照亮了小女孩的心,照亮了一代代小读者的心。这两个事例让我知道:教师的美好,品德和言行举止时刻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当然,教师也不是十全十美,但至少要至少至美。 五、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 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学生要一滴水,我们必须有一碗水;学生要一碗水,我们要有一桶水;学生要一桶水,我们必须是自来水;现在学生要自来水,我们必须做那掘水之人。如果我们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怎么能成为“掘水”之人呢?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并努力参加课改实践。 总之,根深才能叶茂。绿叶会体会到根的情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文化知识固然重要,可教学生如何做人更重要。正如古人所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没有难度,哪能体现高度呢?这更能体现德育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寻找正确的德育方法,相信教育事业会再上新台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6d0c3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