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谈礼貌》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文结构严谨,说理性强,作者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从古到今,从百姓到总理,颇具代表性,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从单元编排内容来看,该单元安排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亲情和人际关系的文章。前面三篇课文都是记叙了浓浓的亲情美,第20课《谈礼貌》则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美的说理性文章。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到简单明了的说理性文章,为以后的议论文学习提供了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重要意义)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指导“貌”字书写。 2读课题; 3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出示: ① 懂得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 ② 初步了解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 传承传统,理解“古训”。 过渡:同学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出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齐读观点; 2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作者运用了一句古训---- 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3指名读,齐读古训; 4这句古训中的“君子”“失色”“失口”各指什么?这句古训又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 5交流。君子:有道德的人。 失色:态度粗暴。失口:出言不逊。 出示: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6读古训意思。(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7古代的人们就明白待人应该彬彬有礼的道理,可见--- 出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过渡:优良的传统,自古传今,还将传递下去,那么究竟怎样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又有哪些好处呢?课文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了说明。 1 三 精品故事,领悟礼貌。 学生自读2—4自然段,明白礼貌带人的好处。 (一)精读感悟故事一----问路。 1自读第2自然段,品析人物对话,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人 物 牛皋 岳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语言、动作 老者的举动 相同的是 不同的是 结果 明道理 2对比交流牛皋和岳飞的问路语言: 牛皋是怎样问路的?读牛皋的话。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牛皋?(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语言粗俗、傲慢无礼……) 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吼、呔、爷问你……) 老者的举动又是怎样的?(不但不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 岳飞又是怎样问路的?读岳飞的话。 你从岳飞的问话中看到一个怎样的岳飞?(彬彬有礼、语言文雅、尊重老人……) 你从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的?(先离蹬下马、再上前施礼、请问老丈……) 面对这样一位有礼貌的大将军,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他吗? 3小结:当我们有求于别人时,要讲礼貌,因为—— 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二)复述故事二:踩裙,明道理。 1 复述故事; 2出示表格: 事 件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 女青年 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 人 物 小朋友 语 言 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 结 果 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明道理 3交流道理; 4小结:当自己无意犯错时,要主动道歉,因为—— 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三)复述故事三:理发,明道理。 1 复述故事; 2出示表格: 事 件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被划了一道小口子。 人物 周总理 朱师傅 语言、感情变化 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 深感不安----深受感动 明道理 3交流; 4小结:当别人无意伤害到自己时,要宽容有礼,因为——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de731dcb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