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奇书《百家姓》

时间:2022-09-14 07:19: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个人收集整理-ZQ

千年奇书《百家姓》

《百家姓》流传至今,已经整整千年.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这样地四字韵语.就连一个大字不识地文盲,至少也听说过“百家姓”吧.每个人地姓氏,作为个人符号地首要部分,作为家族地特别标志,是跟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密切相关地.b5E2R

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地姓氏形成地时期和发展地过程,各不相同.在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希腊,人们一般都只有名字,没有固定地、世代相传地姓氏.直到公元前世纪地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才开始使用“真名”,当时罗马自由民地全名是:本人名+氏族名+家族名.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世纪——公元世纪),家族名逐步成为固定地、世代相传地姓,罗马自由民地姓名遂采用统一地“本人名+家族外”地格式.但是奴隶都只有名,没有姓.p1Ean

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以后,欧洲人在漫长地时期内又陷入了“有名无姓”地地步.直到公元世纪,意大利各城邦才逐渐使用“姓氏”.世纪英国一部分贵族才开始有“姓氏”地记载,英格兰地区到世纪初才较为普遍地使用姓氏,而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却到世纪还没有普遍使用姓氏.世纪法国人地姓氏才基本固定下来;德国人地姓氏则形成于世纪.至于印度人普遍使用姓氏地习惯是从世纪末、世纪初才开始地.犹太人到年才正式有“姓氏”;菲律宾人于年才规定每个家庭必须有一个“姓氏”.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于年和年两次由政府颁布法令:所有地日本国民都可以有、也必须有“姓氏”.年泰国、年土耳其,才分别开始每家取“姓”.总之,大多数国家地姓氏历史都比较短,有地几百年,有地还仅仅几十年. DXDiT

只有中国人具备了世界上最久远地姓氏传统.我国地上千个姓氏,经历了大约三千年地绵延不断地演变过程.

家喻户晓地《百家姓》,是从北宋初年(公元世纪)以来就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并有深刻影响地启蒙读物,到今天已有整整一千年地历史了. RTCrp

明代学者吕神(公元——年)在其《社学要略》一书中就特别提到:“初入社学(按即村塾民校)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5PCzV

而在文字记载中最早提到《百家姓》地,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公元——年).他有《秋日郊居》一诗:“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诗下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jLBHr

但是,如此鼎鼎大名地《百家姓》是何人所作?何年成书?却从一开始就成为难解之迷.

跟陆游同一时代地学者王明清(生卒年不可考,主要活动时期在南宋孝宗至宁宗,即公元——年间)在《玉照新志·卷三》中就写道:“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吾(王明清自谓)尝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指后期吴越王钱地谥号,公元年继位,年降宋)之王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指初期吴越王钱地谥号,公元——年间在位)而下后妃.”这种推测之辞,有一定地道理,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外,南宋学者陈振孙在一本著名地提要书目《直斋书录解题》中,著录有《千姓编》一卷,为“嘉皊八年(公元年)采真子记”,此书久已失传.这《千姓编》与《百家姓》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位“采真子”又是谁?至今茫然不可解.xHAQX

明、清一些学者,在笔记中纷纷对于《百家姓》进行讨论.如康熙初年(约公元年以后地一段时期)山东琅玡人王相,在《百家姓考略》中写道: LDAYt

“百家姓出《兔园集》,乃宋初钱唐考儒所作.时钱据浙,故首赵,次钱;孙乃妃;李谓南唐主也.次则国之大族,随口叶韵;挂漏实多,识者訾之.然传播至今,童蒙诵习,奉为典册.乃就其所载,粗为笺注;方诸古今《姓苑》《氏族(略)诸书,其犹射者之嚆矢也夫.(注:嚆矢àǐ响箭;比喻开端或先行者. Zzz6Z

文中所举《兔园集》,是指《兔园册》,亦作《兔园策》,或《兔园册府》.据王应麟《困学纪闻》云,乃系唐代李恽(蒋王)命僚佐杜嗣先仿效应试科目地策问制成.该书引用经史解释,收集古今事迹、典故,以对偶地文句分类编集,有四十八门,三十卷.李恽是唐太宗之子.因取汉代梁孝王地兔园为名,称为《兔

1 / 2


个人收集整理-ZQ

园策》,唐代作为学童启蒙读物.又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地说法不同,认为是唐朝虞世南所著,十卷;五代时流行于村塾,作为蒙童课本.《新五代史·刘岳传》云:《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今已不存.仅敦煌石窟有唐代贞观年间手抄本《兔园策府》残卷及杜嗣先序.看来,王相在《百家姓考略》中所说地《兔园集》并不一定是王应麟或晁公武所说地唐代书籍;而是借用其名,泛指韵文体裁地学童启蒙课本而言.然而也不能否认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百家姓》可溯源于唐五代时期地某部通俗读物.前所述,《兔园册府》原来有四十八门、三十卷,或十卷.焉知其中无“姓氏”一门?但惜乎原本已佚失,目前无从查考了. dvzfv

清代梁章钜(公元——年)在《浪迹续谈》卷七《百家姓》条中写道:《百家姓》之有,自宋前无.

至今,学术界认为,《百家姓》很可能是宋代以前就有底本,而在北宋初年由吴越地区(杭州一带)某位无名氏儒生编辑加工地.一千年以来,《百家姓》翻印了无数次,版本众多,又有各种《续百家姓》《增广百家姓》等,当在不同时期经过多人之手删补修订.rqyn1

明清两代朝廷,都曾由政府出面编撰、颁布发行了新地《明皇千家姓》《御制百家姓》,企图取而代之,但结果都是徒劳.十四世纪明朝初年,由官方旨意,翰林院编修吴沈牵头,编成了《明皇千家姓》.以当时地国姓“朱”字起首,以“朱奉天运”开头,共收入,个姓氏,于洪武十四年(公元年)进呈明太祖朱元璋.但此书在民间无法推广,至今连一个样本也没有留传下来.我们只能从《明文衡》中所载地吴沈《进〈千家姓〉表》一文中得知其事地大概经过. Emxvx

清朝康熙年间(公元—年)以清圣祖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本人地名义牵头,由臣僚学士们编成了《御制百家姓》.此书中不收满族和蒙古族八旗姓氏,只收汉民姓氏,因而无法以皇族之姓(爱新觉罗)起首,便以孔夫子之姓起首,并加入尊孔崇儒地思想内容.实际上这是把当时原已流传地《百家姓》中个单姓、个复姓重新编排次序,并在每个姓后面标注郡望.也就是宋《百家姓》地改编本.开始几句是: SixE2

“孔(鲁国)师(太原)阙(下邳)党(冯翊)、孟(平陆)席(安定)齐(汝南)梁(安定),高(渤海)山(河南)詹(河南)仰(汝南)、邹(范阳)鲁(扶风)荣(上谷)昌(汝南),冉(武陵)季(渤海)宗政(彭城)、游(广平)夏(会稽)文(雁门)章(河间),……”6ewMy

可是,古本《百家姓》早已妇孺皆知,脍灸人口,面对着它地强有力地民间影响,《御制百家姓》只能销声匿迹了. kavU4

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公元—年)在《癸巳类稿》卷七《百家姓书后》条中分析说:《南史·李僧孺传》云:‘刘湛为选曹,始撰《百家》以助铨叙.《旧唐书·高士廉传》云:‘作《氏族志》,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为九等’.《李义府传》言:‘士廉氏族勒为百卷.’宋沈括《笔谈》云:‘唐时氏族大率高下分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族,此外悉为庶姓,婚宦皆不敢与百家等.’按《尧典》百姓与黎民各称.郑康成云:“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也”.故古人所谓百家,专以仕宦言之.”这一段分析是有道理地.宋《百家姓》之“百家”,是沿袭多年旧说,本义是指士族,即所谓有“读书人”“士大夫”阶层中习见地姓氏,并不包括天下所有地姓氏,不包括稀姓、生僻姓.如前所述,明代初年根据当时地全户口簿册编撰地《明皇千家姓》收入个姓氏.但在宋、元、明、清地士族中间,《百家姓》所收录地姓已大致够用了.y6v3A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华人对于《百家姓》地兴趣日益增长,广大读者强烈地要求有一部系统地整理和详解《百家姓》地通俗读物.为此,我们在已经出版地《中国姓氏大全》地基础上,进一步编著了这部《百家姓演义》,以此纪念它地一千周年,并祝愿《百家姓》继续流传于全世界! M2ub6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07c55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