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良好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预算绩效管理在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财政管理的一种方法,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是增加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从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 预算绩效管理主要目的是通过现代管理技术对政府预算工作进行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公共服务的需要。它是一种直接关注政府的效果和成果的管理方法,而非过程和程序。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转化为预算目标,通过明确目标完成的指标和监督过程中的规则,实现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在预算管理下,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估等过程中所需要涉及的政策、制度、程序、职责、权力、规则等方面的财务管理模式。 它体现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思想,即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控制、目标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有效性。 一、从传统的过程控制向目标控制的转变 目标控制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预算执行的目标是政府的某一具体任务或计划,这意味着各项支出要与目标保持一致,并根据实际的进展情况作相应的调整。目标控制使预算执行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它可以通过目标跟踪和结果管理,及时掌握预算执行的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支出,以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估过程中,目标控制也是必须的。目标控制可以帮助政府监管机构定期对这些单位进行评估和审查,以确保它们有正确和合理地倍增预算资金,遵守所有政策、程序等规定。 二、从财务管理到绩效管理的转变 在改革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关注预算资金的使用。它主要表现为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例如保证员工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规定。然而,绩效管理的思想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逐渐向绩效管理过渡。绩效管理是一种更加强调公共资源利用的效益和效果的管理方式,它关注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成效,强调效率、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更多地考虑政策目标和绩效评估。它们需要确定如何为其使用的预算资金设置可量化的目标和指标。同时,公共服务部门的绩效也应该与这些目标和指标相关联,以确保他们通过合理的支出达到政策目标。 总之,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意味着更高效、透明、规范的预算执行。在这个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将逐渐转向目标控制和绩效管理,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管理要求。这将有助于通过以客户需要为中心的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9f94a1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