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地域广阔,有汉、回、藏族居住,受地域和环境影响,礼县风俗民情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地域的不同,各民族、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民情。有的地方,随着社会发展,过去的一些风俗也渐渐失传。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有地域特色的民俗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目前。礼县有特色的风俗民情主要有:山歌、说春、乞巧、庙会、点高山、婚嫁、丧葬、忌俗、罐罐茶、民淋酒和其它一些有待抢救发掘的民俗风情。 说 春 春官(民间称说春的农民为“春官”)“说春”是流行于礼县龙林、太塘、大滩和西和石峡地区的一种原始说唱艺术,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在甘肃绝无仅有。据说,古代每年“立冬”之后,皇上将新一年的“节气表”,通过较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后,再传给各州、府、县,然后再由各路春官通过“说春”的形式分给各家各户。过去春官外出说春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所得收入也要纳税。相传,在某一朝代,龙林一带天旱无收,当地群众难以饱腹,于是求告于县官。县官将说春的差事专门给了这一带的春官,要他们用说春所得以补天年。这样代代相传,说春习俗在龙林一带就传了下来。 过去,说春有一套严格的组织纪律,每年冬至节前,要由大家选举出“春官头”主持召集本地区的春官开会,协商活动路线,一旦商定后,就不能越境到别的春官活动区域内去。立冬后“春官”肩搭钱衩,手提响环棍,每二人一组,怀抱缠绕五色丝线的木雕“春牛”,揣一叠木刻印制的廿十四节气表,走家串户说唱,祝愿主人家吉祥、安康、发财,并给说唱过的人家赠送一张廿十四节气表,接受主人家的赏钱和面粉,次年立春前春官都要返回。 说春唱词,一般开头先唱一段“开财门”、“十二送春”,然后按照主人家的身世、职业特点,按行业说古道今,祝福祝寿,尽量取悦于主人,以求主人优厚的赏赐。唱词大致可分为:招财进宝、敬状元、铁木石画匠、店铺洗染、药房书斋、猎手漆工、绣房馆舍等。除传统的唱词外,春官们也常常根据眼前的情况,即兴编唱,出口成章,欢快活泼,浅显易懂,深受主人家和围观群众的喜爱。因此,这一独特的说唱艺术盛行至今,经久不衰。 乞巧是流行于西汉水流域(礼县永兴地区入西和长道、石峡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浓郁的文艺表演形式。乞巧是乞求“七娘娘”(即七仙女)赐于灵慧、利巧的意思。根据史料记载,乞巧活动始于唐而兴于宋,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乞巧节演出,从七月初一开始至初七结束,参加者大多为各村未出嫁的姑娘,演出时姑娘们载歌载舞,场面宏大,整个活动过程分为迎巧、坐巧、乞巧、送巧四个阶段。七月初一举行迎巧仪式,由姑娘们化装成巧娘娘,身着洁净艳丽的的服装,唱着迎巧歌,在村外把巧娘娘造像迎请到事先商定好的一家庭堂,即为迎巧和坐巧。初二至初五乞巧活动正式开始,姑娘媳妇们连日歌舞,以唱为主,歌唱内容除乞求巧娘娘保佑自己心灵手巧外,主要歌颂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抨击包办和买卖婚姻,以表达对美好幸福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初六日为“巧娘娘赐花瓣”或叫“取水”。天尚未明,姑娘们抬着巧娘娘,唱着取水歌,来到泉边或井边,将水盛到盆子里,将生好芽的豆芽菜掐上芽扎上红头绳(或掐鹅黄葱绿的五种庄稼禾苗的叶穗)投入水中,然后就着灯光看叶穗或豆芽折射在盆底的图案,以测吉祥。七月初七傍晚送巧,姑娘媳妇们抬着巧娘娘造像来到大路边或河边焚烧,姑娘们怀着难舍难分的心情遥望银河,齐声高唱送巧歌送别巧娘娘,歌声婉转悠扬,气氛悲凉。 庙会为民间祭祀神灵的一种形式。即确定一个日子,附近乡民持香秉烛集聚祭祀神灵,这个日子为“正会”。正会前后共四日,唱四天四夜的戏,曰“神戏”。关于“正会”日期的来源,已无资料考究,大体都按老“会路”“会期”进行。一般包括三个含义:一为神的生日。“神”大多为历史人物,则以某位历史人物的生日为“正会”日子。二为选取“神”曾建功立业的某一历史事件的日子为“正会”日子,如农历九月十三为圣帝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三为因演戏排“台口”而顺推的日子。中华民国时期。我县庙会盛行。有庙祠,一年要办两次庙会。解放后,随着许多庙祠的拆除,庙会大都消失,“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四旧”被彻底扫除。“文化大革命”后,各地庙会又逐渐恢复。但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旧有的意义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庙会上除少数老年人求神拜佛外,年轻人相邀相约,踏青游玩。庙会除保留了传统的唱戏形式外,还增加了摄影、乒乓球、台球等活动。当地农民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各地国营商店设摊贸易,庙会的意义基本从本质上进行了变革。 中华民国时期,本县主要的庙会有: 正会日期 地址 祭祀神祗 农历正月初九日 赤土山 天爷 农历正月二十九日 火神庙 火神 农历二月十九日 太 塘 毕爷 农历二月初二日 土亭祠 土地神 农历三月 文昌阁 文昌爷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赤土山 泰山爷 农历四月初一日 祁 山 诸葛武侯 农历四月十三日 刘家沟 黄爷(龙王神) 农历五月十三日 东 台 黑池雷王 农历四月初八日 渗水寺(永坪) 关爷 农历四月十八日 柏林寺(石桥) 广佛爷 农历四月初八日 固 城 永 坪 泰山爷 农历五月十八日 隍庙崖 城隍爷 农历四月初八日 崖城 泰山爷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 火神庙 火神 农历七月初一 刘家沟 黄爷 农历九月十三日 关帝庙 关圣帝 拜师 学艺先得拜师。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仪式也自然隆重,即家长备“四色礼”请师父,如答应,将师父、师母请至家中,焚香跪拜。先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再是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学徒期一般为三年,也有五年、七年不等,期满后师父送部分行艺工具以示学成。 这种古老的风俗礼仪一直到现在仍被某些地方加以确认和沿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189f1355270722192ef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