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名句的诞生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1 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完全读懂名句 1.孰若:何如、不如。 与其现在享有美誉,不如往后不会遭受毁谤;与其现在享受形体上的快乐,倒不如以后心里没有任何担忧。 文章背景小常识 本篇文章写于韩愈34岁时,是属于“赠序”,也是一篇抒情的散文名作,描写上多用排比对偶句,透过咏叹对话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现实的不平。这篇文章是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宋代文豪苏轼曾经在《跋退之送李愿序》中赞美韩愈:“唐无文章,唯韩退之《送李愿盘谷》一篇而已。”可见此文所受到的重视程度。 李愿是韩愈的朋友,虽然有志于功名,却不得志,因此在唐贞元十七年毅然告别同乡,隐居盘谷,号盘谷子。韩愈在当时是担任监察御史,他作了《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为朋友送行,文中巧妙地运用李愿的话而还之于李愿。在韩愈文章中的李愿,道出做官有三种人。第一种就是人称“大丈夫者”,属于做官得志的人,在朝廷里面受到重用,出外时前呼后拥,非常威风;第二种是出仕不遇而选择退隐者,这种人因为怀抱着“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的心态,所以怡然自得,而且指出自己就是选择这条路;第三种人是投机者,属于趋炎附势、为权势奔走的人。 韩愈在文末作结语,透露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之意,他充分呼应李愿,实也是借李愿之口,讽刺当时的政治生态,有怀才不遇的感慨。时至今日,这样一个属于隐士的地方有个盘谷寺,这座寺庙不仅拥有清朝乾隆皇帝亲书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还有乾隆亲笔书写的《盘谷考证》及“名山胜”四个大字。盘谷寺可真得因韩愈、李愿而声名远播。 名句的故事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这句话充分显示出韩愈与李愿怀才不遇后自我安慰的心态,却也对官场“风水轮流转”的了然异常深刻。事实上,韩愈借着赞美退隐者的清高,对那些奔走于权势显赫之门的小人给予斥责,文章写得锐利,却又不动声色,这正是韩愈高明之处。 换句话来说,这篇文章的根基应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出自孟子的理想。李愿因为“不能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所以他选择成为第二种人,也就是独善其身,这种人虽然不能有誉于前,但至少能无毁于后;虽不能有乐于身,但至少能无忧于心,俯仰不愧,无忝于人。 历久弥新说名句 在日本侵华时期,有位彰化人王敏川先生,是当时所称的抗日志士之一,他因为“治警事件”遭到逮捕入狱。时人蒋渭水在《送王君入监狱序》中援引王敏川曾说的一句话:“与其有誉于官,孰若无毁于其民;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bcc78e927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