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中的散文诗——鲁迅先生《好的故事》(统编本六上)文本解析 作者:刘冰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第11期 刘冰 《好的故事》第一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在统编本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编者要求“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的,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容易“理解”,必须“借助相关资料”。为什么?要“借助”哪些“相关资料”呢? 《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野草》。关于《野草》,鲁迅先生有一段回忆:“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可见,《野草》是一本散文诗集,《好的故事》是一篇散文诗。 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文体的开创者法国诗人波特莱尔这么说:“(散文诗是)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韵脚的音乐。”而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则称:“(散文诗)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好的故事》作为一篇散文诗,我想我们不妨先从文体的角度进入课文的阅读。 散文诗,顾名思义,这种文体是散文的形式、诗的特质。我们说文学是语言描写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那么,散文诗在语言特色上就特别注重诗情画意,富有鲜明、生动的绘画感与抒情性。在《好的故事》这篇课文中,我们不难体会它的这种语言特色,但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在《好的故事》中,作者用十分细致的笔触描写了家乡水岸的场景,江南水乡的美景色彩缤纷、繁花似锦。作者恍惚记得坐小船经过故乡的山阴道,两岸的景物像过电影一般层出不穷——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枯树,茅屋,塔,伽蓝(寺庙),农夫,村妇,村女,和尚,天,云,竹,晾晒的衣裳……一一倒影在澄碧的河水中,伴随着船桨的摇动,这些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中与水中的游鱼、浮萍、水藻一同荡漾,散开复融合,交错如夏天镶嵌着日光的云朵,发出水银色的光芒。这是一匹匹无穷无尽的水中织锦。接着,出现了村女栽种的一丈红的大红花和斑红花,水中浮动的倒影像缕缕的胭脂水,又像泼剌奔迸的红锦带,把茅屋,狗,塔,村女,云等其他景物的倒影交织起来……用作者自己文中的概括,“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这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或者说水彩动画,就像作者在文中描写的那样——“永是生动,永是展开”。那么绮丽美好,那么真切生动。对作者而言,这幅流动的水彩画就是他的“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当然,这种认识是有作者的情感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不妨链接阅读——作者在《呐喊》的《社戏》里描写过他故乡的夜景:“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回到课文,就不难体会,如此细致的描述,不正是因为作者对故乡绍兴的风物人情充满着一种深刻的眷念与热爱吗? “一切景语皆情语”,反言之,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本来也是诗歌的特质之一。这一“诗歌的特质”需要通过教师的朗读带动学生的想象(降低这篇课文读的难度);又要通过学生的朗读(包括默读默想)去感受和体会;还要通过跳读,看到梦境与现实,为最后的聚焦画面、体会诗意与哲理做好铺垫。因此,读是打开理解本文主要内容的钥匙。况且“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更需要反复朗读——“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当然,只是在课文中瞻前顾后地读是不够的。比如,《初学记》、乌桕、伽蓝、一丈红等,这里需要提供画面,需要解说,需要借画面边想象边感受。 还有,诗歌重想象。诗歌离不开想象,也可以说比散文更注重想象。这对课文《好的故事》大概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作者描写的对象本来就是一场梦境。或者说,这个《好的故事》是作者的记忆(希望)与梦的交融,它是“蒙胧”的,它经不起“凝视”,它是作者事后(打盹醒来)“追回的碎影”。从想象的角度来说,这些记忆和梦的交融场景是作者想象力的场景重建,也给读者的想象提供驰骋的空间。 再则,诗歌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语言的跳跃性。文中“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景物的罗列忽大忽小、忽远忽近,给我们的感觉很散,思路到处跑马,漫无边际。学生应该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可能忠实于作者梦境时序和特点的记录,但我们以散文的叙述要求看待,一般视之为过于随意,缺乏词语与词语,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性。但是,这样的句式对于诗歌则不成问题(也符合“梦境”的特点)。就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古诗词,名词与名词消解了彼此的联系,画面(意境)的空间次序更多留给读者来完成。这也是这篇课文“难懂”的地方之一。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特点,结合“‘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课文练习)以及自己梦的体验或联系电影、电视剧看到过的镜头,展开想象,谈感受,说发现,最后默读文字默想画面,加深体验。 最后我们来说思想性。对鲁迅先生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以往的论者不可能不谈作品的思想性,也不可能不着重于作品的思想性。而且,鲁迅作品的思想性也总是与其革命性牢牢地绑在一起。我想,今天我们读鲁迅作品,特别是带着小学生阅读鲁迅作品——重点可能不宜放在思想性上。但并不意味否定或忽视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刻与伟大,只是因当下小学生的阅历和思想有限。那我们说什么呢?还是从课文的语言角度来认识。 鲁迅先生给萧军的信说:“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这个“技术”除了我们前面分析的几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创作特点,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就是说,作者在书写自己的内心“感触”的过程中,有“舍明显而就幽深,轻描写而重暗示”的倾向。在《好的故事》里,课文的开头与结尾都设置了一个共同的背景——“昏沉的夜”。一言以蔽之,在这个“昏沉的夜”作者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当“我”正要凝视他们的时候,故事的“美景”骤然消失,化为碎影。又回到这“昏沉的夜”。留下来的只是对这一篇“好的故事”的记忆。在作者的笔下,用影像来演绎思想。在构建的空间幻象意境中,景物清晰可见,却又通过隐喻,充斥着浓郁的象征色彩。那么,“昏沉的夜”象征着什么呢?“美丽的梦”又象征着什么呢? 这一层,六年级的学生虽然不能一读就懂,但是我们可以借看得见的梦境,把作者藏起来的现实与情感揭示出来,带着学生感受语言隐藏的艺术。教学时,引导学生带进课前查找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引导学生:(1)读书时,回顾前文,默想梦境,看到安宁、平静、和谐的乡村画面;(2)琢磨画面与作者的关联,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3)对比“昏沉的夜”,圈画与之对应的画面——“熏得昏暗”“烟草的烟雾”等,联结自己对鲁迅的认知经验后再思考。那么,就不难理解“昏沉的夜”指当时的社会现实、自己的遭遇,“美丽的梦”指心中的希望理想。也就不难理解作者身处“昏沉的夜”,心存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憧憬。文约意深,我们引导并珍视学生在推敲之中从多层的含义里挑出自己的理解。作者在创作《野草》的过程中,自己就说过:“但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与作者文字深度对话之后,学生会读出一个怎样的作者呢?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是不是多了一分理解呢? 作者矛盾的、痛苦的、失望而又尚存一丝希望的内心活动——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把这种复杂的心理描写得十分真切、形象: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课文结尾部分,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后“阅读链接”所给的两个材料,反复默读,反复琢磨,还可以链接《野草》中的《雪》《秋夜》,“悟”出一点点这种“味道”——就算是“走近鲁迅”了。 孟子说过:“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也是成语“知人论世”的出处。前面说过,鲁迅先生是深刻的,他的深刻性不可能凭一篇文章将他说完道尽,那么读多少鲁迅的作品才能渐渐“走近鲁迅”呢?他需要读者的年龄与阅历,也需要读者对他写作时代的了解与认识,还需要对他其他著名作品的阅读与理解。这也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要义。 《好的故事》的阅读教学,若能激发学生阅读《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14ac80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