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世界の中の日本语 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广泛使用的世界通用语,英语、法语、拉丁语等语言,在一定区域内,虽然广泛通行,但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覆盖全世界。确切的说,有一些语言在某些地域之中成为了这个地区的通用语言。比如苏联地区的俄语,中国的汉语——主要指的是其中的“普通话”,东非地区的斯瓦希里语等。至于日语,则正站在成为地区通用语这条道路的起跑线上。在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一带,日语越来越成为沟通交流的语言纽带。随之而来的是日语学习者的增加,以及日语的普及。 那么问题来了,使用地区通用语的人和不使用的人之间,是无法顺利交流的。以日语为例,日本人与中国人,日本人与泰国人,日本人与澳大利亚人之间,就无法使用日语交谈。不过还有另一种情况:一个泰国人和一个澳大利亚人相遇,或许他们会使用日语交流。所谓的“国际语”便是这么回事。遇到外国人时用什么语言与其沟通,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日本人在和泰国人对话时常使用英语,而遇到意大利人时说法语比较方便易懂,这种现象使人们开始思考此类问题。当然对英语人群和法语人群不需要进行研究,这是因为英语和法语已经相当的国际化了。简单的说,日语被外国人用来互相交谈之日,便是日语成为国际语之时。 于是,可以确切地得出一条重要的结论:日语将不只是属于日本民族的语言,我们不能再继续把它作为私人财产来占据,必须将它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对待。 不仅是日语语言本身,日本的文化也是如此。例如柔道,这项日本特有的运动,长久以来都被看作是日本人的专利,但随着其在欧洲国家的普及,柔道也走进了奥运会。起初,日本选手尚能保持在奥运会上的优势,但荷兰选手格辛克的出现打破了日本人对柔道冠军的垄断。柔道现已国际化了。在日常生活方面,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寿司,不再只有日本人才能享用了。在经历了种种演化之后,寿司在美国风行一时,据说仅加利福尼亚就有数千间寿司店在经营,食客自然大都是西方人。寿司也已经国际化了。 柔道和寿司在不同的文化里发展,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将不再记得它们起源自何处。其实,所谓文化即是如此。某一个文化现象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间传播,于是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也许,日语起航离开自己的母港,驶向远方的日子已经接近;更何况一部分日语词汇早已到达了彼岸。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又一个重要的结论。我们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日语,并把它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与此同时,当非日语地区的人用日语和我们交谈时,我们会觉得耳朵里听到的日语非常怪异和不完整。这种感觉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体会。于是,我们这些以“美丽的日语”而自豪的日本人,或许会觉得这种所谓的日语简直令人恶心。然而,我们应当接受这种“恶心的日语”。既然不再将日语看作私有财产独占,那么我们就应当宽容地对待它;当听到不合理的表达方式和稀奇古怪的用词的时候,我们应当尽可能去理解它们。因为想要让外国人的日语和本地人完全一样,其困难程度难以想象,所以我们必须抱以包容的心态。如果不这样,日语的国际化便无从谈起。或许那些坚持日语传统的人会难以接受,然而时间将会告诉他们,停滞不前是没有出路的。 关于国语,战前屡次出现激烈的争论。而日语国际化这一崭新的课题,给国语问题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在国际化的大趋势面前,历来仅作为国内文化问题讨论的国语,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语意识”极强的日本人,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将日语和别国语言进行比较。但和英语、汉语、拉丁语相提并论时,我们似乎应当抛弃这种心态。日语并非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世界上众多其它语言站在一起时,日语只是极普通的一份子;不过虽说如此,想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或许并不容易。用“相对主义”看待日语是相当开明、进步、符合国际趋势的,但也有针锋相对的观点。对所谓“国语的精髓”抱残守缺,认为日语“至高无上”的大有人在,更有人鼓吹“日语兴邦”、“日语是国家赖以生存的神之道”等言论。如何解决其间的深刻矛盾,尚需我们的努力。 国际化了的日本语不一定在形态上有多少明显的改变,尽管如此,想要去保护所谓“国语的精髓”,恐怕是不大现实的。其实自明治时代以来,日语一直在变化,词汇不断丰富,语法和表达方法不断实用化和规范化,而国际化了的日语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相对的,国际化也可以带动日语更加现代化。无论如何,日语改革有着强大的内在动力,这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f78fb3af45b307e971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