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印象 2011师范一班 黄振宇 唐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说起对唐诗的印象,每个人的看法自然都不相同。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我想大多数人可能都是在呀呀学语之时就开始接触唐诗了。这主要是因为唐诗注重音律,读之朗朗上口,所以很多父母将其作为孩子幼儿时期学习说话,认字的优秀教材。除了音律之美,唐诗的风格多样,形式灵活,语言与意境之美,也是其得以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诗,又称诗歌。既然是歌,自然缺不了音乐性。事实上,唐诗中的很多作品,在当时都是作为歌曲的歌词,被一些高楼酒肆的歌女们日夜演唱的。换句话说,我们今日所看到的唐诗,其实相当于它们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诗人,就好比现在的流行歌星一般。正因为要和歌曲的音律想协调,所以唐诗尤其注重音律的和谐与押韵,这也无形中铸就了唐诗的音乐美。对于这些当日的“歌坛之星”,我想他们当时常做的事,可能就是聚集一帮朋友,于高楼之上饮酒唱和,耳中听的多是自己所写的诗歌,这着实是人生中的一大享受。 唐诗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平常所接触的多为近体诗。形式分为绝句(四句)和律诗(八句)。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与近体诗相对的还有古体诗,唐代的古体诗根据每句中字数的多少,分为五言和七言。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我们平日的学习可以说还是以近体诗为主,我个人也比较喜爱王维,孟浩然的绝句,以及杜甫的律诗。可能是因为这两类诗相比较而言更加难写,所以有好的作品时,往往能够让人觉得更加精彩。 提到唐朝,总会让中国人想起一些充满民族感情的词汇,比如盛世,比如唐装,国风等等。唐朝在中国人的心中永远有着无法取代的位置。唐诗的语言之美,也充满着这种感情,唐诗中的这种特色,在当今被称为中国风,例如中国风歌曲《寂寞沙洲冷》就是根据苏轼的《卜算子》改写的。对于唐诗来说,先秦的文学典籍、两汉的诗歌作品以及魏晋的词汇短语就成了唐诗“中国风”的特色的重要来源,可以说,唐诗在遥远的唐朝就已经有了一种古典气息之美,唐代之前诗歌文学已经创造和积累固定了一批经典的词汇、典故、意象和意境。当唐诗的句子里出现《诗经》里最早出现过的“未央”、“白露”等词,或者诗歌中出现屈原、西施等形象时,这首唐诗已经在无形中加剧了诗歌含蓄性,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是唐诗意境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唐诗之美的重要原因。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六朝古都金陵是前朝形成的古典意象,金陵一词浓缩了说不尽的感慨与兴叹,吴宫和晋代衣冠更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展开,浓浓的历史感慨情调瞬间化开,李白的这首诗也就笼罩上一层古典气息之美。因此诗歌的语言与意境之美,也就主要来自意象的古典和意象的经典,或者意象与意境组合二形成的错落的时空感,通过这种国风般的途径得以表现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da4e85cf78a6529647d53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