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录碎事》及其文献价值 【摘 要】《海录碎事》为南宋叶廷编纂的一部颇具文献价值的中型类书。《海录碎事》编纂体例完备,条目简约,并于条目下著录原书或注释,所录词语多属其他类书所未收的新鲜词语,这对于宋以前的诗文辑佚与校勘大有裨益,同时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史和科技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类书;《海录碎事》;文献价值 一、校雠学价值 对于古代类书的功能,张涤华在《类书流别》中说的很清楚:“类书初兴,本以资人君乙夜之览,故于古制旧事最为详悉,及其流既广,文家渐用之以备遗忘,词臣渐作之以供遣用,于是采摭遂及于华藻。迨乎科举学盛,士子又据以为射策之资。”但是,随着新学术的发展,类书的传统功能也逐渐消失。由于类书具有“资料辑录”的特征,对古籍的校勘和辑佚显示出其独特的功用。《海录碎事》对于宋以前诗文的辑佚、古籍的校注具有重要价值。《海录碎事》虽引文简约,但于诗文辑佚还是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全唐诗》的编纂就从《海录碎事》中辑出281句唐人佚诗。范宁辑《博物志》、逮钦立辑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时也都参考利用了《海录碎事》。 《海录碎事》引用了大量前代诗文,可以用于宋前文献的校勘。鲁迅先生校辑《岭表录异》以及《嵇康集校注》时就采用了《海录碎事》中的内容。《海录碎事》的校雠学价值尤其体现在庾信《愁赋》辑存上。姜夔《齐天乐》一词中有“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句。对“庾郎先自吟愁赋”中的《愁赋》,胡云翼认为是不存在的。胡云翼的《宋词选》注云:“庾信的《愁赋》今不传。这里愁赋一词可能是指他那些《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凄怆的作品”。60年代夏承焘先生在《姜白石词编年校笺》一书中运用《海录碎事》解决了这个问题。夏先生注此句云:“今本《庾子山集》无《愁赋》,前人谓白石此句杜撰。案: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四》之《文辨》谓‘尝读庾信诗赋,类不足观,而《愁赋》尤狂易古怪。’又刘辰翁《须溪词・兰陵王送春》亦云‘更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似宋人所见庾集实有《愁赋》,倾钱锺书先生见告:《愁赋》见叶廷《海录碎事》卷九下‘愁乐门’之‘愁城’条目”。《海录碎事》卷九:庾信曾作《愁赋》,有‘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之句。”利用《海录碎事》可以解决千年悬案,由此可见《海录碎事》的价值多么重要。 二、辞书学价值 宋代是我国古代类书编撰的全盛时期,这与宋代文化学术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类书的编撰不仅在体例上多有创新,而且在类书编撰内容选择上也甚为丰富。《海录碎事》开创了补辑类书的先例,其类书价值首先是被日本学者认识的。十九世纪初,日本汉学家松崎驮凇逗B妓槭隆ぐ稀罚ㄈ毡疚幕十五年花朝复刻本)中这样评价《海录碎事》:“诸书多不登录,盖诸家编摩时,不及见是书欤?此益可喜也。因忆典籍之坏于校勘者多矣,宋元旧帙,行世日鲜,其存者讹脱处极讹脱,精确处极精确,皆足以备笔削。”《海录碎事》的类书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收录词条的标准是汇录新鲜词语。叶氏自序云:“虽摘裂章句,破碎大道,要之多新奇事,未经前人文字中用,实可以为文章柚,岂小补哉!”可见,汇录群书中的新鲜词语,录前人所未录的条目,以补其他类书之不足,是叶氏编纂《海录碎事》的根本动机。《海录碎事》中所录大量条目确为其他类书所不见,如“诗伯”、“觉口臭”、“诗窑子”、“悲田”等等,这些词语在其他类书中是很难检索得到的。因此,《海录碎事》对我们注释考辨古代典籍中的罕见词语具有重要的参见价值。 三、文化史价值 1966年胡道静先生在撰写《中国古代的类书》时就已注意到类书在文化史料辑存方面的价值,胡道静称之为“类书的第二特殊作用。”类书是以专题资料的形式将古代的第一手文献汇编在一起,这种编排方式为我们研究某一文化专题提供了简便、迅捷的线索和依据。《海录碎事》记录了大量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方面的史料,可以说是一部文化百科全书。如,卷四风俗门就为我们提供了诸如:“斗牛戏”(蜀人风俗)、“接手饮”(古乌耗国风俗)、“打簇戏”、“分龙节”、“穷儿”(池州风俗)等其他史籍所未见的诸多风土人情和节日。另如卷六茶门中不仅介绍了诸如紫S茶、石花紫S、苦茶、仙人掌茶等古代地方名茶,而且还列举了几种罕见的煮茶法,如“云水滞”、“蟾背虾目”、“茗粥”等,这些材料至今仍未被中国茶文化研究学者所重视。又如我国妇女画眉有“十眉图”之说,这十种眉的全部名称均见于《海录碎事》卷五衣冠门,其中有鸳鸯眉(又称八字眉)、小山眉(又称远山眉)、王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又称却月眉)、分梢眉、拂云眉、倒晕眉等。“胭脂”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甚少。《海录碎事》却留下了痕迹,其“衣冠门”载“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脂,以为桃花妆,盖燕国所出,故曰燕脂。” 四、科技史价值 《海录碎事》的科技史价值还体现在科技文献的考佚上。《市舶录》是记录我国唐宋时期惟一的一部航运史书,早已亡佚。《海录碎事》卷一二“市舶门”引用了《市舶录》的内容达五条之多,使我们得以窥见《市舶录》的面貌。如“独樯舶”条云:“《市舶录》有‘独樯舶’,深五十余肘。三木舶,深四十余肘。又有牛头金睛舶,其大者可载一千婆简。”该条交待了中世纪中国亚剌伯海海域航行的各种船舶的吨位、吃水、名称情况,堪称独步。 当然《海录碎事》与其他类书一样,不免存在一些阙失。从编纂态度看,与前此诸类书相比较,《海录碎事》则显得有些粗率。其中的原因可能与《海录碎事》的编撰动机有关。《海录碎事》既非奉敕之作,也没有明确的指导后学的动机。它的成书,依叶氏自序说,只是积数十年读书琐记条例而成,这与集中精力专事著述当然不大相同,所以,疏漏亦在所难免。如一些引文所注出处不符,引文中有明显的讹脱,条目的重复、漏标等,对此《四库总目提要》早有非议。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叶氏毕一生之精力完成的这部类书,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相信其价值将远远超过叶氏当时的著述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dc68cde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