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流行 寒食节的流行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毫无关系。介子推 割股奉君 是否属实在史界也有争议。《史记》对介子推的介绍比较详细,有 龙蛇之歌 的记载,就是介子推的从人不服,编了个 民谣 挂在宫门口,说文公对待介子推不公平。对 割股奉君 只字未提。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 兼尧民歌 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 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中即明确记载当时有 司炬 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 禁火 。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 改火 。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1 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魏武帝曹操也发布了《明罚令》废止禁火: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百俸。 除了周举、曹操,历代也多有人对禁火寒食持反对意见。但是,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好传说、热衷礼仪的民族,寒食节依然长期流传。民间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寒食的特点,纷纷创造出一些特殊的寒食节食品,凉菜冷食花样百出,形成了与岁时节日相联系的风味小吃,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饮食习俗。 在长期形成并稳固流传的社会风俗面前,宫廷官府只能顺应其发展趋势。于是,为联络民众感情而产生了官方的赐火和请新火之举。据记载,唐代宫廷每到清明节前,要让宫内小孩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银碗一只,是为 请新火 。对臣下赐火种表示2 关怀,以笼络人心,所以又有 赐火 之举。唐时的诗词和笔记小说中,有大量描述 赐火 、 御火 的文字,可见其俗之盛。 由于民间普遍崇信介子推的 忠孝 精神,人们更乐意将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所以,千百年来,介子推的故事也在不断完善中流传下来。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b582b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