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塾师陈最良 河南省永城市高级中学语文组 邱国红 邮编:476600 摘要:高中教材课文《闺塾》中陈最良的教学过程给我们提供了理解作品人物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依托课文揣摩出一个真实的陈最良,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闺塾 解析人物 依托课文 教学 在《闺塾》这出戏中,汤显祖以其生花妙笔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最良讲课的情景。三个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相对于光彩照人的杜丽娘、率直泼辣的春香而言,陈最良只是配角,却依然耐人寻味。历来人们对他的形象作如下论断:“一个十足迂腐的道学先生”,“严格遵守封建教义”,“逢迎家主”,“有一定的虚伪性”。这些话语将陈最良定格为一个活脱脱的“反面人物”。果真是这样的吗? 据《腐叹》一出中,陈最良能数十年如一日对科考孜孜以求,想必对自己的才学很自信;能得到同为科举出身的杜宝的青睐,想必不是一个不学之徒。另外,评价人物一定要把他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背景中去考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物回归到人的本性,回归到人物本身的意义。 高中教材课文《闺塾》节选自传统名剧《牡丹亭》,剧中杜丽娘游园惊梦后害了相思病,她的父母竟一点也不知晓女儿的病因。陈最良给杜丽娘看病时,了解到杜丽娘的病因,声称“《毛诗》病用《毛诗》去医”,并搞笑地开出了一张《诗经》药方。他说《摽有梅》“‘其实三兮’。三个打七个,是十个。此方单医男女过时思酸之病”。《召南·摽有梅》表达的是一个女子热烈渴望爱情的心理,与杜丽娘的心事完全契合。从中可以看出,陈最良十分明了青年人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与传统悖离的理解,所以他才用同样是表达男女之爱,但言“情”更加直接的《摽有梅》来给杜丽娘做药方。在整部戏中,陈最良是剧情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剧中不少地方如果没有陈最良,将难以为继。如柳梦梅遇险于野外冰河,若不是陈最良及时现身相救,他恐怕性命难保。他还一直是杜柳爱情事件的关联者,又是能与皇帝接近的黄门奏书官,具备从中斡旋的有利条件。是陈最良成功解除了剧情发展中的一大障碍,使全剧有了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十足迂腐的道学先生”,“严格遵守封建教义”的人,恰恰相反,他竟是个才华卓然的至情至性之人!如果我们一味照本宣科断章取义地解读,其结果就只能形成对作品人物的误读。 在《闺塾》这出戏里,陈最良的教学过程给我们提供了理解作品人物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现在我们就来依托课文揣摩出一个真实的陈最良吧。 陈最良出场时潜玩《毛诗》。所谓潜玩,就是备课。教课之前应该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总体把握和前瞻性的预设。课备不好,吃不透教材,对教材预设不够,往往会对突发事件不知所措或作出错误的判断。陈最良深知此理所以课前潜玩,这体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相当的敬业精神。 课堂上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迟到,如何解决,很能体现一个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智慧。处理得当,不仅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还增进师生关系融洽,给整个班集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面对学生迟到,当下许多老师或者不当一回事,或者重重惩罚使之不敢再犯。这些都不足取。 “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洗栉笄, 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陈最良采取的是说服教育,用语简洁有力,语气悠缓,包含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时刻心存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因素;给人的感觉是宽厚,且富有温情。并且,教导学生行“孝”不正是我们当代教育所倡导的吗?这足以说明陈最良的不俗教学艺术和难得的职业素养。 解读文本时,陈最良以“思无邪”概括《毛诗》主题,这是孔子的见解,也是历来人们的共识,他稍加引用,拿来作为自己讲解《关雎》的理论基础,把《关雎》的主旨定性为歌颂“后妃之德”,仅此一点,那种认为陈最良只知道依注解诗的说法就可以消停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准则,面对女学生回避一些敏感话题,并对她们加以正确引导也是符合当代教育规律的。而且他并未抛弃人学,还是将此诗当成爱情诗来解读,开启了杜丽娘的春心。其中两次的语言误会最多只能说明陈最良由于年迈对所谓时髦的事物缺少了解,并不能以此断定他的迂腐。 至于在教学中,由于春香的要求,陈最良在课堂上学鸟叫,加上人们先入为主的对陈最良的偏见,因此对陈最亮的课堂教学大加嘲讽,却为春香叫好。这实在是没有道理。因为这声鸟叫并未离开文本,学做鸠声,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是激活课堂的方式之一。课堂因而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课堂,相信这样生动的课堂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春香在课堂上的多次取闹,陈最良在多次容忍无效的前提下,选择了用荆条惩罚,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这比现在有些人打着“以学生为本”旗号,一味倡导鼓励学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致让学生在“尊重尊重再尊重”的蜜罐里丧失了是非判断能力而贻害无穷的做法,不是要要高明得多吗?事实证明,适当艺术的惩罚是有益的,教育不可能是没有纪律约束的绝对的宽松,没有纪律约束的绝对的宽松是在给学生设置一个甜美温馨的陷阱。 陈最良还是一个常怀感恩之情的人。一上场就以“极承老夫人管待”而自得,教完课又要“和公相陪话去”,这也是一种感恩的表现,并非像教参里所说的一味逢迎家主。试想一个60来岁的老先生,经历了多年的科场失意和“灯窗苦吟”,以及为“稻粱谋”而寄人篱下的教书生涯,即使真的变得如此世故庸俗,恐怕更多的还是要归咎于他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吧?而且一个老师若要教导学生去感恩,那么他首先必须自己要有一颗感恩之心,以自己的行为感化学生的行为。或许陈最良正是这样在他的课堂上下言传身教的吧? 综上所述,如果从《牡丹亭》的全局而不是狭隘地从节选的《闺塾》来分析陈最良这个形象,如果我们在分析陈最良这个人物形象时不拘泥于前人所说,而是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以新教育理念来解读《闺塾》中陈最良的教学过程,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更复杂也更真实生动的陈最良生活在《闺塾》里,也生活在我们身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f3ca967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