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历史来源简介 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团结、兴盛同时对将来寄予新的盼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始终叫“元旦”或“元日”。 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关于春节的起源多种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着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今,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并不全都: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始终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第 1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40c52e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