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拼音:xià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陷的古字写作臽,始见于甲骨文,像人落入陷阱。后加阝(阜)旁成为陷。陷本义指陷落,引申指陷阱、坑穴,又引申为凹下。由坑穴下陷引申为过失、缺失。作动词用时,表示抽象义,指陷害。陷用于使动,表示使陷落、攻陷。 《韩非子‧六反》:陷阱;上面盖着伪装物的坑,也用于比喻。 “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 《汉书‧晁错传》:“其立法也,非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也。” 不足之处;缺点。 《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 《国语‧鲁语上》:掉进(泥土等松软的物体里)。 “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 《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淹没,埋动词 没。 《礼记‧檀弓下》:“毋使其首陷焉。” 《史记‧酷吏列传》:“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 宋·叶适《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又疑虏复犯淮,故就用为提盐,皆欲以危地陷公也。” 下陷;塌陷 设陷 名词 设计害人;使坠入。 陷害;诬陷 《韩非子‧难一》:“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汉书‧贾谊传》:“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唐·韩愈《徐泗濠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故请刻石以记之,而陷置于壁间,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吕氏春秋‧贵卒》:“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六月,陷赵军。” 《左传‧宣公十二被攻破;被占领。 年》:“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 缺少;不足。 《淮南子‧缪称训》:“满如陷,实如虚。”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势备》:“夫hán 陷齿戴角,前蚤(爪)后锯(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 刺入。 嵌入。 攻破;占领。 冲锋陷阵 失陷;沦陷;攻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fe617e67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a.html